众所周知,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,有将近5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。历史如同陀螺不停地旋转不停地向前,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和文化的产物,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,中国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藏有数不尽的文化瑰宝,无不凝聚着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。而在这其中,又有很多因历史的推动而逐渐消逝了,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延续至今更是凤毛麟角,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最闪耀的那个。
中医药文化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之一,而且承载着我国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以及理论知识,是中国古代智慧及医疗经验的总结。在中医理论中,有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四大经典医学书经,它们普遍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,通过“望闻问切”四诊合参的方法 ,探求病因、病性、病位、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、经络、关节、气血,进而得出病因,并归纳出证型,以辨证论治法,然后使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罐、食疗等多种的治疗手段,从而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健康的状态,延续至今依然备受认可。可以说,中医药文化不仅能传承至今,更能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传下去。而东阿阿胶正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突出代表。
自古以来,阿胶在传统医药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是非常突出的,它与人参、鹿茸并称“中药三大宝”,距今已有近三千多年历史,可以说它承载了中医文化的精髓。早在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就已经有了对阿胶的详细记载,称其“久服轻身益气”。而且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一书中,根据各个药材的药性、功效、毒性等,将365种药物分别归纳为上品、中品、下品三类,阿胶正是其中的“上品”。梁朝医药家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也写到“阿胶出东阿,故曰阿胶也”。自汉唐至明清,道地的东阿阿胶更是一直被视为“皇室贡品”,非权贵是无法享用的,可见其在古代是拥有着极高的地位。
阿胶最早出现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,当时就有了有“以清煮胶”的记载,发展到汉代已经成为了常用药物的一种,而到了明朝,阿胶在医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,医圣李时珍就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还从释名、集注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、附方等方面对阿胶的原料选择、服用方法、炮制、用途、真伪鉴别作了全面总结,明朝万历年间的《兖州府志》中就有东阿县向皇宫进贡东阿阿胶的记载。另外,据不完全统计,历代医药著作中记载与阿胶配伍的名方多达两千余首,比较知名的就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提到的“胶艾四物汤”、“黄连阿胶汤”等。可以说,阿胶就是伴随着华夏文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流传,延续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一致推崇。
现如今,传统中医学的滋补养生理念正逐渐被世界所接受,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,阿胶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,更符合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,因此才会始终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