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网 阿胶常识 阿胶用皮的演变史

阿胶用皮的演变史

【汉代以前】 

《神农本草经》之前是以“胶”入药,未有“阿胶”之名。先秦有胶多种,即“鹿胶青白、马胶赤红、牛胶火赤、鼠胶黑,鱼胶饵、犀胶黄”,表明早期药用胶的多样化,但还没有驴皮熬胶的记载。汉武帝时期,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始有毛驴传入我国,与文献记载一致。至汉《神农本草经》已有“阿胶”“傅致胶”之名,但也没有指明是由何种原料制成。

【三国至南北朝时期】 

南北朝.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记载:“阿胶微温,无毒。主丈夫少腹痛,虚劳赢瘦,阴气不足,脚酸不能久立,养肝气。生东平郡(在宋代之前,东阿属东平郡之辖区),煮牛皮做之,出东阿。恶大黄,得火良。”

【唐宋时期】 

唐.陈藏器在《本草拾遗》中言:“诸胶皆能疗风………而驴皮胶主风为最。”又“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为牛皮……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,但以胶物者,不堪药用之,当以鹿角所作之,但功倍于牛胶,故鲜有真者,非自制造恐多伪耳。”五代.韩保升《蜀本草》记载:“驴色类多,以乌者为胜。”宋代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言:“造之,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。”说明当时牛皮胶、驴皮胶已成两大主流,且认为驴皮胶药用优于牛皮胶,此时驴皮胶已占主导地位,并认为黑驴皮煎胶最佳。

【明朝时期】 

李时珍曰:“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,后世乃贵驴皮。若伪者皆杂以马皮、旧革、鞍、靴之类,其气浊臭,不堪入药。当以黄透如琥珀色,或光黑如瑿漆者为真。”李时珍又把黄明胶单列条目:“黄明胶即今水胶,乃牛皮所作,色黄明……非阿井水所作耳。”可见当时牛皮胶、驴皮胶虽都能药用,但已经明确区分。明代贾所学《药品化义》有言:“阿胶用黑驴皮,取北方元武之义;又有山东东阿井水煎成为胶…….近之赝物百出,大概曰以酥脆明朗者为上,其脆非若燥脆之脆,乃胶浮于上者,其质最清而细,故一拍可断。其实脆中扔带滋润,苟以指爪掐之则坚拒而不入也。”说明用驴皮熬制的阿胶受到医家青睐,供不应求,出现以次充好的杂皮胶,并警示人们怎样鉴别真假阿胶。

【清代至今】

《本草纲目》《本草述钩元》《神农本草经读》《增订伪药条辨》等都载有:阿胶应以阿井水煎煮驴皮而成,而把牛皮胶当做伪品。现《中国药典》已明确阿胶原料是驴皮,黄明胶原料是牛皮。

阿胶用皮的演变史

【驴皮取代牛皮制阿胶的原因】

驴起源在非洲及西亚,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把驴引进到了中原地区,后扩散至新疆、蒙古一带。西汉桓宽《盐铁论》记载“赢(骡)驴骆驼,衔尾入塞”,以至《史记.匈奴传》称驴为“奇畜”。这也是《周礼.考工记》在论述胶的品种时未言及驴皮胶的原因。驴适应性好,耐粗饲料,抗病能力强,行动灵活,可作为耕作、交通之用,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被农户广泛饲养,成为中原地区与牛马猪羊同等重要的家畜之一,这样也就有了用驴皮制胶的原料基础。牛皮胶之所以逐渐被驴皮胶取代,不可否认主要是因为药效上的差别,当然还与五代至宋朝实行“牛皮之禁”有关。古代牛皮军需用皆有,用途广泛,特别是军事上制作将士的甲胄、盾牌、车马挽具及制胶用于弓弩等,用量甚大。唐末五代,战乱不已,禁止牛革筋角出境,并“皆输于官”,初由官收买,后作税交纳。后唐明宗之世,有司止赏以盐;后汉法律,贩牛皮一寸抵死。宋初“民间自死牛皮筋角,并中卖入官,量为三等支价钱。其不及等者,退还百姓及许客旅贩卖”。至宋仁宗时,因与契丹战争频繁,“人户自死牛马,皮筋角限半月赴官送纳”。在古代农业社会,由于耕牛是极重要的生产工具,同时也是重要的战争物资,因此熬胶原料多用病死或老死之牛皮。正是上述原因,唐代已大量用驴皮熬制阿胶。到了宋代,牛皮胶或系民间取官府舍弃的劣等牛皮制成,以致医家认为不堪药用。黄明胶之名也许是人们避讳民间禁止私用牛皮制胶,且用牛皮所熬的胶块黄赤透明而命名之故。

阿胶用皮的演变史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jiao.org/17320.html

发表评论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90-9135

邮箱: ejiaobaike@fox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