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
中医书友会第3115期
每天一期,陪伴中医人成长
I导读:正如中医的脏腑不等于西医的脏器,血虚与贫血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,二者不可混淆,看周老怎样将二者区分鉴别。(编辑/王浩臣)
谈“血虚”与“贫血”
作者/周次清
“血虚”与“贫血”,不但在词义上有些相似,而且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亦有共同之处,因此,有人常把血虚与贫血当作相同的病证来处理,往往造成不良的医疗后果。
如有人认为四物汤是补血的,一遇到贫血的病人就首先考虑用四物汤来治疗;也有的把血虚的证候写成面色、皮肤、唇甲苍白,眩晕,乏力,心悸,舌质淡,脉象细数等慢性贫血的症状。这样一来,治疗贫血使用养血补血的四物汤是理所当然的。
其实,血虚与贫血是中西医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,绝不能混为一谈。中医所说的血虚,是指体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、肌肉、经脉的一种病理现象。具体来说有心血虚、肝血虚和心脾血虚的不同。心血虚的症状多为心悸、怔忡、健忘、不寐、脉细涩;肝血虚的症状多为眩晕、眼花、目涩、手足发麻、四肢拘挛、皮肤干燥、月经不调、闭经或月经量少;心脾血虚的明显症状为心悸、神疲、食少、乏力,以及月经不调、崩漏失血等症。
中医对上述病证的治疗,除了由痰、火、水、气所致之外,主要采用补血养心、养血柔肝、健脾生血等方法。这里所说的血虚,除了心脾两虚有部分贫血者外,单纯的心血虚或肝血虚很少有贫血的存在。
现代医学所说的贫血,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、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。贫血病人在中医辨证中,除有血虚症状外,主要有乏力倦怠,呼吸短促,面色㿠白,畏寒肢冷,浮肿,舌淡,脉虚等气阳不足的现象。也可以说血虚是因阴血的亏耗,贫血是因气阳的不足。
再从四物汤养血补血的功用来看,它的主要适应证是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冲任虚损、月经不调、胎动不安、血下不止等,实际是用治血虚,不适于治疗贫血。四物汤的性能虽然静中有动,而终属阴胜腻滞之品,用治贫血的病人,不但无益,反而会出现食少、便溏、神疲乏力等阳虚阴盛的现象,以致造成阳无以生,阴无以长,愈补血血愈贫的不良后果。
如治疗心血不足、健忘不寐的养血清心汤(《寿世保元》生地黄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酸枣仁、远志、麦冬、甘草);
治疗心血不足、心悸怔忡的四物安神汤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当归、白芍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人参、白术、茯神、酸枣仁、炒黄连、炒柏子仁、麦冬、竹茹、大枣、乌梅、朱砂);
治疗血虚、五心烦热、昼则明了,夜则发热的四物二连汤(《证治准绳》生地黄、炒白芍、川芎、当归、炒黄连、胡黄连);
血虚肝郁,月经不调的加味四物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熟地黄、白芍、当归、川芎、白术、牡丹皮、延胡索、柴胡、甘草);
血下不止,胎动不安的芎归胶艾汤(《金匮要略》干地黄、芍药、当归、川芎、阿胶、艾叶、甘草)等。
如果认为血虚同于贫血,将此类方剂也用于治疗贫血,只能有害无利,不会收到好的治疗效果。中医认为贫血的原因是“无阳则阴无以生”。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。所以,治疗慢性贫血需用“扶阳益阴、补气生血”的方法,即使急性失血,也必须遵循“有形之血不能速生,无形之气所当急固”的原则,采用“益气固脱、补气生血”的方法。
如贫血表现为气血两虚者,宜用圣愈汤或八珍汤;阴阳两虚明显者,宜用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;伴有心悸、失眠、食少、便稀者宜用归脾汤;严重的贫血,往往导致肾阳的不足,必须采用补阳益阴、填精益髓、化生精血的方法,才能取得一定效果,常用方剂如薯蓣丸、右归丸之类。
总之,血虚是单纯阴血不足;贫血是气血阴阳两虚。贫血可涵有血虚,而血虚不一定贫血,二者不得混淆。
推荐阅读
I 版权声明
本文摘自《黄河医话》,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,作者/周次清。编辑/王浩臣,校对/居业。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,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。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。
I 投稿邮箱tg@linglan.com
下载灵兰中医APP,免费阅读更多好文
APP首页搜索“血虚”,
600+血虚相关文章等你来看↓↓↓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,
欢迎点点在看,或转发到朋友圈,
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~
戳原文,下载灵兰中医APP!点个在看传递中医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