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数学者认为刮宫术是引起宫腔粘连最常见的原因。而随着临床宫腔操作的增加以及宫腔镜技术的应用,宫腔粘连的发病率与诊断率明显升高。其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及继发性不孕等。
西医治疗宫腔粘连多采用手术治疗,在宫腔镜下分解粘连,术后予以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子宫内膜修复及生长,以促使月经来潮。
传统中医学中并无“宫腔粘连” 这一病名的记载,根据相关临床症状,可将其归属为“月经量少”“闭经”“不孕”的范畴。
女子以肝为先天,以血为用,育龄期妇女受经、孕、产、乳的自然耗损,数伤于血,易致阴血亏虚,加之妇女素性忧思多虑,肝郁气滞,致冲任失调,血海不能满盈,又因频繁宫腔操作损伤胞宫,耗伤气血,胞宫不得濡润,久之则引起经水涩少。
宫腔粘连致月经量少的病因病机多以肝郁血虚为主。治疗以疏肝解郁、健脾养血为治法,运用柴归汤治疗,并随证加减用药,疗效确切。
组成:柴胡、人参、熟地黄、白芍、黄芪、法半夏、当归、川芎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香附、黄芩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 。
方中柴胡、香附疏通全身气机,调畅情志,肝之疏泄功能正常,既能使气血运行有序,又加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力。
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四药合用,有四君子汤之意,佐以黄芪,诸药入气分,旨在益气健脾,调理脾胃;脾胃固护,气血得充,则鼓动经血运行。
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熟地黄相配,行血不伤血,补血不滞血,使气血充盈,濡养胞宫冲任,则经量增加。
半夏、生姜配伍,可宣散脾胃之气,助脾气散布水谷精微,亦能助柴胡、香附宣发体内之气郁。
黄芩苦寒,既能清热凉血,又防诸药辛散太过,加之泽泻健脾利水渗湿,大枣补中益气,炙甘草扶正补虚,调和诸药。
诸药相合,使肝郁得解、血虚得养,意在达到气血兼顾、肝脾同调之效。
27岁黄女士,2年前行无痛人流术后感月经量渐少,未予以治疗,近半年工作压力较大,心情烦躁,熬夜多,面部及背部散在痤疮,3月前因意外怀孕再次行人工流产术,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,半月前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轻度粘连。
因担心术后复粘,患者未行粘连分解术,要求中药保守治疗。
刻诊:月经3天净,仅第1天量稍多,色暗红,夹少许血块,经前乳房胀痛明显,经期轻微腰酸腹胀。平素时感觉疲劳乏力,精神体力欠佳,偶有头晕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中医辨病:月经过少。中医辨证:肝郁血虚证,治法:疏肝解郁、健脾养血。
方药:柴胡、人参、熟地黄、白芍、黄芪、法半夏、当归、川芎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香附、黄芩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 。
二诊:服药后未诉不适,患者诸症较前均有所缓解,精神体力好转,前方去黄芪、香附,加菟丝子、杜仲各、巴戟天、紫河车。
三诊:患者诉月经于来潮,量较前明显增多,色鲜红。前方去菟丝子、巴戟天、杜仲、紫河车,改白芍为赤芍,加用丹参、红藤、鸡血藤、益母草。4剂。
服药后患者诉月经来潮5天,前3天量较多,色鲜红,无血块,经前乳房胀痛较前明显缓解,经期偶有轻微腹痛。
患者服药后月经量较前改善,继服初诊原方14剂,并按此方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。
随诊:患者自诉服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,心烦,面部及背部痤疮好转,经前乳胀亦有所减轻,疲劳乏力缓解,精神体力可。随访6个月,患者月经量明显改善,诸症已基本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