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考,《五十二病方》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。从锦书字体判断医方成书早于《黄帝内经》(成书年代先秦至汉),推断病方所反映的内容当是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医学成就。说明胶的药用在我国至少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约起源于神农氏,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,在李时珍出版《本草纲目》之前,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。载药365种,以三品分类法,分上、中、下三品,阿胶被列为上品,称:“味甘,平,无毒。主心腹内崩、劳疾洒洒如疟状,腰腹痛,四肢酸痛。女子下血,胎动不安。久服,轻身益气。”
南朝·梁著名的医学家、炼丹家陶弘景《神农本草经集注》曰:“阿胶,出东阿,故曰阿胶也。微温,无毒。丈夫少腹痛,虚劳羸瘦,阴气不足,脚酸不能久立,养肝气。”
李时珍(1518—1593)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将阿胶称为圣药,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,全面系统地总结阐述了阿胶的效用范围。并称:“阿胶,本经上品,弘景曰“出东阿,故曰阿胶,其论述主治,曰:“……久服,轻身益气气……疗胎前产后诸疾。男女一切风病,骨节疼痛,水气浮肿,虚劳咳嗽喘急,肺痿唾脓血,及痈疽肿毒。和血滋阴,除风润肺,利小便,调大肠,圣药也。”
阿胶的现代研究
阿胶原料:阿胶的主要成分是驴皮,熬制阿胶需要添加3种辅料,一是黄酒、二是豆油、三是冰糖,源产山东省东阿县,经煎煮、浓缩制成的固体胶。
氨基酸含量:阿胶水解可得明胶、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。氨基酸中,赖氨酸、色氨酸、蛋氨酸、异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苏氨酸、缬氨酸、苯丙氨酸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8种氨基酸,在体内不能合成,必须从食物中摄取,称为“必需氨基酸”,其余的可在体内合成,可不由食物供给,称为“非必需氨基酸”。阿胶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5.98%~20.22%,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。
微量元素:阿胶含灰分0.75%~1.09%,其中含钙0.079%~0.118%。灰分中富含微量元素:钾、钠、钙、镁、铁、铜、铝、锰、锌、铬、铂、锡、银、溴、钼、锶、钡、钛、锆等27种微量元素(Fe、Zn为最高),以及大分子环酮、胆甾醇、胆甾醇酯和少量蜡双酯。
主要成分的作用:
胶原蛋白:胶原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。人体所有蛋白质中约有30%~40%是胶原蛋白,几乎存在于所有器官中,尤其在皮肤、韧带、血管、软骨、骨骼、牙齿、肌肉、指甲和毛发中含量丰富,为人体含量最多的单一蛋白,也是身体不可缺少的物质。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。
氨基酸:阿胶所含的蛋白质、氨基酸总量可达85%左右,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较为合理,易于人体吸收。现代医学认为,组成蛋白质的多肽和氨基酸是造血物质,有助于血细胞增殖、分化、成熟和释放,可增强机体代谢,促进血细胞生成。
硫酸皮肤素:阿胶在化皮过程中产生了硫酸皮肤素,是一种血管保护剂,有抗血栓作用。
阿胶传承: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人民在与疾病抗争中逐步积累的宝贵财富,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,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。
2007年,国家科技部、卫生部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《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20年)》,提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“继承、创新、现代化、国际化”,对中医药的发展指明方向,并取得卓著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