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阿胶出东阿,理血圣药传千年。解圣药之谜,为百姓健康。
本期概述:
翻阅古代的医书典籍,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在唐代之前,记载陈年阿胶相关的医方医案很少,但在唐代之后,陈阿胶相关的医方医案逐渐增多。其实在这个现象的背后,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“铅华洗尽依丰盈,雨落荷叶珠难停。暗服阿胶不肯道,却说生来为君容。”是记载杨贵妃吃阿胶的经典诗句。但这些诗句中未能表现出的是,杨贵妃的“暗服阿胶”,其实是“暗服陈阿胶”。
杨贵妃10岁的时候,双亲去世,开始由她的叔父杨玄珪抚养。杨玄珪是当时著名的音律大师,很受社会上层人士的欢迎。杨玄珪有意将杨玉环培养成材,因此开始教导杨玉环学习音律及歌舞,并尽量的满足杨玉环在生活及营养补充上的要求。
唐朝时,阿井被“官禁”,虽然在官方上阿胶不允许在民间流通,但社会上的贵族也能凭借自身影响力买到些许阿胶,而平常百姓对阿胶就只能可望而不可求了。杨玉环13岁时,杨玄珪通过自身关系买到阿胶让杨玉环来进行保养,但是,不可预料的是,这个时候的杨玉环吃了阿胶之后,脸上长了很多“面疱”,杨玉环及杨玄珪都惊吓不已,只能将阿胶存放起来,没有再吃。
其实,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,13岁的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旺盛的时候,此时再吃些补益类的食物难免会出现些上火的症状,13岁的杨玉环长的大概也就是类似于“青春痘”的东西。
杨玉环十五岁时,在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主持下嫁给了当时的寿王李瑁,两人婚后非常恩爱。李瑁是武惠妃的儿子,也非常受到唐玄宗的宠爱,甚至武惠妃还一直处心积虑的想让唐玄宗立李瑁为太子。
但是好景不长,开元二十五年,也就是公元737年,武惠妃因病去世,唐玄宗整日郁郁寡欢,无心处理朝政。相传,杨玉环在相貌以及歌舞表演上跟武惠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,于是高力士便建议杨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宫来,以使皇帝的内心得到满足。
但是,杨玉环本身作为唐玄宗的儿媳妇,不可能直接就纳入宫中。于是,在唐玄宗的示意下,杨玉环出家为尼,在道观修行,道号“太真”。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曾在道观修行。
杨玉环毕竟是红尘中人,虽入道门,却难真正的静心遵道。道观的清苦生活让杨玉环日渐消瘦。在此期间,唐玄宗开始不断的赠送给杨玉环一些贵重的东西,其中也包括了阿胶,以便能够让杨玉环保持好如花容颜。
令杨玉环惊喜的是,在道观时食用阿胶,并没有出现向往日一样的“面疱”,反而精神更加饱满,身体也越来越好。杨玉环修行期满后,就正式步入宫廷,成为唐玄宗的妃子,被封为贵妃,世人皆以“杨贵妃”称之。
杨贵妃入宫之后,集万千宠爱与一身。杨玉环喜欢吃荔枝,就会有新鲜荔枝快马加鞭从岭南运到京城,所以才有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的说法。与此同时,唐玄宗还要求东阿县的官员熬制新鲜阿胶进贡,以供贵妃享用,但杨贵妃在食用新鲜阿胶之后,却又出现脸上长“面疱”的现象,让唐玄宗和杨玉环大为恼火,命令宫中的御医查找其中的原因。
原来,杨玉环在道观时所吃的阿胶,是放置了好些年的阿胶,而在宫内所吃的是新鲜阿胶。新鲜阿胶所带有的“火毒”是导致杨贵妃脸上长“面疱”的罪魁祸首。
现在我们研究证明,新鲜阿胶里面含有三甲胺、尸胺、吲哚等已挥发的氨类物质,这一类物质在阿胶的熬制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,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之后,能够自行挥发掉,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,医生们无法分辨其中的元素,只能称之为“火毒”。
从唐代以后,很多医生对阿胶的使用都强调是陈阿胶,最主要的就是陈阿胶火毒尽去,更易吸收的原因。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,在唐代时,人们就已经对陈年阿胶与新鲜阿胶有了很深的研究与认知,当然我们整个中医体系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进步。
国胶堂总经理” alt=”东阿国胶堂总经理”/>
董书光 男 1971年9月1日生,山东东阿人,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,原厦门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,现任东阿国胶堂总经理、世中联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。
多年来,董书光带领他的团队在阿胶文化营销、阿胶历史验方与医案研究、阿胶增值服务标准化、阿胶生产工艺传承与创新、DNA质控技术在中药行业的应用等方面有突出研究,自主编写《文化营销与中医药发展实践》、《阿胶医方医案全集》、《阿胶上下三千年》等著作,主导成立“道地药材推广联盟”,为阿胶乃至中药产业良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,被业界称为“阿胶安全卫士”、“阿胶行业意见领袖”、“中国DNA检测阿胶的倡导者与领导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