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起源
阿胶之名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西汉淮南王刘安在《淮南子》中就有“阿胶一寸,不能止黄河之浊”一语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中说东阿:“大城西侧皋上有大井,其巨如轮,岁尝煮胶以贡天府,本草所谓阿胶也,故世俗有阿井之名。”《本草经集注》载:“出东阿,故曰阿胶。”
2、别名
(1)傅致胶
始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据东阿县当地的传说,阿胶由傅氏和尚发明,用驴皮加工成胶,并传与后人。为了纪念他而称此名,“致”通“制”,取“制造”之意。
(2)驴皮胶
始见于《千金食治》。当时牛皮、驴皮和马皮等皆用于加工阿胶,但驴皮胶被实践证明疗效最好,自唐代起至明代,阿胶逐渐被专指驴皮胶。
(3)盆覆胶
始载于《本草经集注》。陶弘景云:“胶有清浊,凡三种:清薄者,书画用;厚而清者,名为盆覆胶,作药用之……..浊黑者,可胶物用,不入药也。”《齐民要术煮胶第九十》的煮胶法中“用盆凝胶后合盆于席上”,故有“盆覆胶”之意。
(4)贡胶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中说东阿:“大城西侧皋上有大井,其巨如轮,岁常煮胶以贡天府,本草所谓阿胶也 。”这里的“岁常煮胶以贡天府”,意思就是熬制的阿胶是要献给皇帝食用的。
到了唐朝,史书记载称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金戈铁马,大有一统天下之势,但在与王世充的一场战役中缺屡屡受挫,不得已率军退到今山东境内休整。一番厮杀下来,李世民军中人困马乏,士气萎靡,但是纪律严明,却丝毫未侵犯到当地百姓。于是当地人就以当地产的阿胶熬汤来拥军,大队人马食用过后第二天精神焕发,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。
自此李世民对阿胶的功效赞不绝口,将其列为了贡品。据唐代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,李世民登基后,曾派遣大将尉迟恭光临东阿县封存阿井,至此之后,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启井封,制造阿胶,否则杀无赦,只有官家才可以“启封而取水”、“熬胶进贡”,这也就是“贡胶”一词的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