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们聊一聊毛泽东给老师送阿胶的故事。
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、文字改革家,一生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七十余年,他在文字改革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词曲编纂方面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,被称为“中国注音字母之父”。
20世纪初,由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进行,社会改革家推行“言文一致”的主张,此时白话文得到发展,文言文开始落寞。而在整个过程中,黎锦熙付出了极大的精力,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。
1914年,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,黎锦熙在该校担任历史教员,因此成为毛泽东的老师。但是,黎锦熙只比毛泽东大三岁,两人又在很多事情上有相同的观念,志同道合,实际上是亦师亦友的关系。
1915年9月,黎锦熙赴北京任职,不得不与毛泽东分开。当年11月毛泽东给黎锦熙写信“生平不见良师友,得吾兄恨晚,甚愿日日趋前请教”。
1918年,黎锦熙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。毛泽东也为赴法勤工俭学的工作事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。此时,黎锦熙知道毛泽东工资微薄,生活清苦,便经常邀请毛泽东回家吃饭,还特别嘱咐家里要准备些好菜,让毛泽东打打“牙祭”。
1919年7月,毛泽东主编《湘江评论》,8月中旬,《湘江评论》第五号出版时,毛泽东守在印刷机旁边,把刚装订好的一本《湘江评论》亲自送到邮局邮寄给黎锦熙。等到毛泽东返回时,印刷厂已经被查封,所有的《湘江评论》都被销毁。因此,黎锦熙手里的《湘江评论》是全国留下的唯一的一份,现陈列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。
1920年之后,毛泽东逐渐走向了革命道路,而黎锦熙继续自己的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,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奉献道路。之后的二十多年里,黎锦熙与毛泽东失去联系,一直到北平解放。
1949年6月,毛泽东看到北京师范大学代校长汤藻贞的来信,便打电话给汤藻贞,问他北平现在还有什么老相识。汤藻贞说有黎锦熙、黄国璋等人,毛泽东亲自登门看故友。
1949年6月17日,毛泽东坐车到和平门北师大宿舍,黎锦熙已经从家中赶去迎接。毛泽东一见黎锦熙就称呼他为“黎老师”,黎锦熙感动不已。10月,黎锦熙接受党中央、毛泽东的邀请,参加开国大典,成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物之一。
建国以后,毛泽东日理万机,抽不开时间去看黎锦熙,便常让秘书周小舟前往代为看望,并捎带去一些礼物送给老师。
1953年的一天,毛泽东派人给黎锦熙送来不少礼物。并附有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一封信,信中说“黎锦熙委员:各兄弟民族先后敬献毛主席、周总理礼物一批,奉命分送给您。人参果一包,阿胶四块,红参一盒,冰糖一块,麝香两支,贝母一包,虫草半斤,并请查收,此致敬礼!”
信中说的明白,这是各兄弟民族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礼物,毛主席转送给老师黎锦熙,希望黎老师能保重身体。
建国前的半个世纪,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五十年,黎锦熙在这动荡的年代里,不断的做出贡献,殚精竭虑。1953年,黎锦熙已经63岁,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疲惫是不可避免的。“阿胶育神,人参益气”,在中医理论中,“神”依附于气血而存在,《素问•八正神明论篇》中记载“血气者,人之神,不可不谨养。“阿胶补血育神,延缓衰老。毛泽东送给老师阿胶保养身体,正是最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