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网 养生心得 中医情志养生之④:忧

中医情志养生之④:忧


timg (2).jpg


过度的忧会影响健康,忧思和水土不服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我们常说忧愁、忧虑,但是忧、虑、愁这三个字的含义就有很大不同。忧是担心、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;虑是急切期待盼望着将来要发生的某件事情;而愁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有个成语故事叫做“杞人忧天”,说的是杞国有个人,整天担心天崩地裂,自己身体没有依托寄存,以至于吃不下饭、睡不着觉,这就是心理情绪影响到生理功能,是典型的身心疾病。


健康的人有很多有意思有趣的事情要去想要去做,所以心思不会放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面,即便天真要塌下来,健康的人也不会去忧。

还有个成语叫“忧心忡忡”,说的是忧到了一定程度,使人的跳节律都发生了变化,很多人说自己晚上一躺下心就突突乱跳,还纳自己也没有做剧烈运动怎么会心跳加速。其实心理情绪的波动、长期深切的担忧,远比肢体运动要消耗人的气血,更重要的是它会搅扰、影响、伤害人的心神。

一般来说,我们把忧分成内忧和外忧两种。


内忧是因病生忧,中医认为脾主忧思,消化吸收功能弱的人,气血不足容易借故生优,习惯性地使自己陷于忧思之中。当人有不安全的感觉的时候,出于动物的本能一则奔跑逃避,二则拼命进食储存能量,可是一个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人,即便拼命进食也无法储存能量,随之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安全感,这就是忧的根源。

外忧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安全,导致内心忧。在中国古代社会,动荡不安,内部征伐,外族入侵,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,持续和平年月往往不足百年,使得人们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”,也造成了国人一种普遍的、长期存在的忧患意识,以至于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成为习惯,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,因忧生病,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减弱,肝胆气机郁滞,久而成患。范仲淹在《岳阳楼记》中说的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,“进亦忧,退亦忧”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话,其实就是从个人的心态反映了对当时宋朝可能亡国的外忧。

中国人的胃肠被中国菜惯坏了,一旦离乡、出国,就水土不服,闹肚子。很多人就会害起思乡病,或相思病。这也是一种忧的感觉。老百姓们常说吃饱了饭不想家,一旦吃上可口顺心的饭,消化吸收好了,也就乐不思蜀了。现代社会因忧生病、因病生忧的人比比皆是。虽然外部环境相对安静和平了,但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了。衣食温饱的问题解决了,但是人的欲望提高了。妄想和实际的距离,正是忧存在的空间。

古人排遣忧思的方式是喝酒,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古人喝的是黄酒,温酒热饮,具有振奋脾胃、帮助消化的作用,消化功能提高了,气血充盈了,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安的感觉。但是依赖于酒精解脱只能暂时得到缓解。

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药食同源的解忧好药,就是萓草。古诗云:“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。”所以萱草也被称为忘忧草。萓草的花就是金针菜或者叫黄花菜,我们做木樨肉、酸辣汤、拌凉菜、炖肉都少不了它。尤其在北方的冬天,正是吃干菜的季节,新鲜的黄花菜有毒,经过晒干蒸熟以后毒性削弱,有少许的兴奋胃肠作用,而使人忘优的原因,就在于提高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。

中医情志养生之④:忧
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jiao.org/43717.html

发表评论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90-9135

邮箱: ejiaobaike@fox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