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网 阿胶做法 秦玉峰:让世界爱上中医药

秦玉峰:让世界爱上中医药

原标题:秦玉峰:让世界爱上中医药

那是1974年寒冬的一天。

创立于清代嘉庆五年的制胶作坊同兴堂,来了一名很显青涩的年轻人。此时,同兴堂已经传到第七代,传人是一名叫刘绪香的老药师。这名刚满16岁的年轻人是来和刘师傅学徒的。从此,熬胶间里有了这对一老一小搭档的身影:师傅个子不高,徒弟年幼瘦弱。

44年之后,那名小徒弟也已经是制胶的“老师傅”,堪称中国阿胶行业呼风唤雨的大咖。他就是秦玉峰。

情与爱的守望:

“视胶如命”的血脉里流淌着工匠精神

阿胶,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滋补上品,与人参、鹿茸齐名,并称中药“滋补三宝”,《本草纲目》更称之为“补血圣药”。其因出自东阿县而得名,正如梁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记载的那样:“出东阿,故曰阿胶。”

阿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近三千年,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医药经典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阿胶的独特之处在于,其主要原料是相对普通的驴皮,而产生奇效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炼制工艺和东阿县的地下水。正如茅台酒一定要在茅台镇生产一样,阿胶同样要在东阿县生产方为最佳。

不同于人参、鹿茸的自然天成,阿胶是深度加工的产物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在繁复的工艺中,它是如何焕发出的如此奇效?

已经从事阿胶行业44年的秦玉峰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但是,他知道阿胶离不开这方水土,他知道阿胶是天赐之物。

有一件事给秦玉峰留下深刻印记。上世纪80年代,东阿阿胶异常紧缺,一车一车地从仓库排着队往外拉。有一次,一项指标化验用时较长,化验单迟迟没有出来。而对方急着要求发货,却被时任总经理章安严词拒绝。她更是直接关紧了仓库大门,直到化验单出来,检验合格后才放行。

这次经历,让秦玉峰真切地感受到了“工匠精神”。

今天,秦玉峰常说,“驴是阿胶的命,阿胶是东阿阿胶的命,东阿阿胶是我的命。”

这不是虚辞,更不矫情。因为,从秦玉峰踏入阿胶行业的第一天起,阿胶就是神圣的天赐,工匠精神便已融入他的血脉里。

自1980年起,东阿阿胶先后斩获省级、国家级质量金奖乃至世界级品牌荣誉十余次(含个人奖),从1952年建厂起市场抽检合格率一直为100%,日本厚生劳动省842个检测项目均为零检出……更是明证。

入行近半世纪:

“自己都被炼成了一块阿胶”

“阿胶这一块,我都做过,从泡皮、切皮、化皮,到熬汁、浓缩、凝胶、切胶、擦胶……”16岁入行,时至今日,现年60岁的秦玉峰半生都花在了阿胶身上,面对记者,他笑称“自己都被炼成了一块阿胶”。最初那段学徒时光可谓最苦,但如今忆起,留下的全是阿胶满满的香气。

“炼胶是体力活,更是技术活,尤其是熬胶,对体力要求很高”,秦玉峰回忆,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“师徒相继,口传身授”的传统,学徒们只有经师傅考核合格后,才能学习下一道工序。初入行的秦玉峰又瘦又小,在一堆精壮的学徒中并不占优势,但谁也没有想到,就是这个谁都不看好的人最终习得了全套制胶技艺,且逐渐成为东阿阿胶炼制这项国宝级技艺的第八代传人。

梁犇 摄

究其原因,秦玉峰归结为农村出来的自己知道工作得来不易,“干什么都很珍惜”,再加上他个性要强,干活特别卖命,即使数九寒天,也在大铁锅前挥汗如雨,毫无怨言,且数年一直如此……就因为这,秦玉峰获得了他的师傅、同兴堂阿胶炼制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刘绪香的认可,从而真正走上阿胶技艺传承之路。

“真正传统的古法炼胶工艺,极其繁复,无论是选材、取水、炼制的时机、时间等都极其讲究”,可这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秦玉峰介绍,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,东阿阿胶在行业率先发明并使用蒸球加压化皮、蒸汽熬胶新工艺,结束了沿袭千年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;80年代中期,又将空调恒温技术用于生产,使其生产周期由70天缩短至23天,产量猛增8倍。这期间及以后的20年间,秦玉峰也由当初的炼胶工人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、高级管理者,先后负责东阿阿胶的质量、研发、技改、采购供应、生产制造、市场营销等工作。

2006年,在从事阿胶行业的第32个年头,秦玉峰成为东阿阿胶的掌舵者。2年后,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秦玉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

“传承人也是第一责任人,就有责任把制作技艺传承好,发扬光大,把原来优秀的产品技艺、文化基因、人文情怀都承传下去,让它再传3000年,甚至更久。”自那时起,秦玉峰就坚定了一个想法:他不仅是阿胶技艺的传承者,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。他认为,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,企业才能长久

取与舍的智慧:

一次“断腕”抉择,“断”出一片新天地

学到了炼胶的全套技法,掌握了技术工艺的全流程,秦玉峰的职责与身份一天天改变:

从学徒、班长到科长、处长、厂长助理、副总经理、常务副总经理、分管技术副总裁、分管营销副总裁。其间,他先后负责质量、研发、技改、采购供应、生产制造、市场营销等。

当来到进厂32年之后的2006年,秦玉峰站上了舞台的最中央,成为东阿阿胶总经理(总裁)。

梁犇 摄

可是,不在其位,不知其难。接任掌门人之初,秦玉峰面临的是危机四伏的境地。

其中,挑战之大前所未有:在传统的观念里,阿胶不过是一味寻常的补血中药。可随着人们生活变好、贫血变少,阿胶大有“靠边站”的架势,整个行业眼看着消失。

多元化经营成为拖累:多元化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淡化,专业化乏善可陈。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?

深思熟虑之后,秦玉峰着手进行改革,首先,剔除不相关联的亏损企业,重回做好阿胶及系列产品的布局。其次,砍掉了400多个阿胶产品系列,聚焦到主产品上。

与此同时,秦玉峰确定了“文化营销”和“价值回归”两项战略。

他组织班子遍查历代本草学著作、中医名家论述,发现了对阿胶“滋补上品”“补血圣药”的明证,发掘了唐太宗“官封其井”、杨贵妃“暗服阿胶”、朱熹“阿胶孝母”等故事。

在产品定位方面,东阿阿胶从“补血圣药”重新定位为“滋补国宝”,将阿胶从萎缩的传统补血市场,转移到了更为广阔的“滋补养生”市场。

与重新定位遥相呼应的是文化营销策略收到了成效。东阿阿胶、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三大产品品牌,迅速成长为中国滋补养生第一品牌,确立了东阿阿胶“单焦点、多品牌”的发展之路。“滋补三大宝,人参、鹿茸和阿胶”等,一时间脍炙人口。

战略重新定位,让东阿阿胶走过一段最动人的上扬曲线:十二年来,市值从22亿增长到400亿,年销售额从2006年9.4亿元增长到73.72亿元,年净利润从1亿元增长到20.44亿。

可以说,秦玉峰带领东阿阿胶实现蜕变与重生,以创新精神,以“断腕”抉择,“断”出了一片新天地,“闯”出了一个新未来。其间的取与舍,尽显智慧的魅力。

“厚道地道,传承创新”这八个字,是东阿阿胶的核心价值观。秦玉峰说,创新是最好的传承。

福泽六万同胞:

“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”

被媒体记者调侃是“中国最大的驴倌儿”、专门跑到青海给一头特殊的毛驴过生日、省“两会”上给毛驴要待遇、全国“两会”上继续为毛驴奔走呼吁……一不留神,因为毛驴,秦玉峰成了“网红”。可在他心里,这件事其实带点悲壮的意味,“驴是阿胶的命,阿胶是东阿阿胶的命,东阿阿胶是我的命。”

驴皮是阿胶的“命根子”。然而,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毛驴数量减少,再加上毛驴饲养难度大、养殖周期长、繁殖慢,收益低,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不高,全国毛驴存栏数量逐年下降。

“3张驴皮竟有4个采购员去买,有的研究驴的专家改行研究兔子去了”,秦玉峰忧心如焚,“如果大家都不养毛驴了,我们要去动物园看毛驴的时候,阿胶也就不存在了。”于是,从16年前开始,秦玉峰就跟毛驴较上了“劲”,他的“以肉谋皮”策略、“把毛驴当成药材养”“活体循环开发模式”等一系列重要理念,让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。

“驴皮只占整个驴价值的1/10,那大部分都是肉。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如果没有肉,哪来皮呢?”秦玉峰说,“要靠肉来拉动这个市场。驴肉有比较好的食用传统。驴肉高蛋白低脂肪,天上龙肉,地下驴肉,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。我们要靠吃吃出一个市场来,吃驴肉的多了,驴商品的价值就提升了,农民养驴的积极性就来了,我们的皮也就有保障了。”

他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,利用毛驴的活体循环,可以盘活整个毛驴经济。例如毛驴的活体循环开发,就是驴奶、驴血、驴尿、胎盘等的开发。当前国际市场上液态驴奶价格是200多块钱每千克。一头驴一个产奶期5个月,能产奶150公斤,在国内目前价值是1.5万元左右;除了驴奶,一头驴还外带生了一头小驴驹。

外国驴业专家、学者参观国际良种驴繁育中心。 梁犇 摄

此外,秦玉峰计划养一头“闭环的驴”,把驴资源完整地利用起来。现在,在东阿阿胶的国际良种驴繁育中心,每头驴的脖子上,都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。这个芯片让阿胶产品实现了全程质量追溯。它就好比给每头驴发放一个身份证,基于RFID、二维条码等技术,可以实现驴的信息全记录。

根据这个芯片,东阿阿胶建立了良种驴养殖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,可以系统记录驴的系谱、生长发育、疫病防治、运输、屠宰、驴皮储藏等信息,实现从毛驴养殖到产品生产、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。

姜凯 摄

十几年下来,在秦玉峰的战略规划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东阿阿胶在山东、内蒙古、新疆、辽宁、青海等地建成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20个,其中聊城、蒙东辽西为百万头养殖基地。3年间,单头毛驴价格增长3000元,带动全国养驴户合计增收180亿元,惠及6万贫困人口。2017年,秦玉峰还因此获颁“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”,全国仅10人。

“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”“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二亩地”,成为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。据统计,全国驴产业直接经济规模已达780亿元。通过活体循环开发,毛驴养殖、驴肉深加工等综合收益不断提高,可形成10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,这为全国毛驴产业扶贫的长效性发展,提供了巨大而广阔的空间。

“毛驴并不威武雄壮,也不趾高气扬,但它结实倔强,吃苦耐劳。东阿阿胶人身上,就有这样的一种‘犟驴精神’,而支撑我们吃苦耐劳的,是‘寿人济世’的使命感,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情怀”,秦玉峰说,“寿人济世、弘扬民族文化,东阿阿胶还在路上”,但他深信,全体中医药人携手努力,中医药事业定会传承发展,中医药文化定能复兴光大,“总有一天,世界会爱上中医药!”

无偿献出秘方:

“只靠东阿阿胶,市场永远做不大”

2017年对东阿阿胶来说,尤为重要,在先后多次斩获省级、国家级质量金奖后,当年9月份,秦玉峰成为亚洲质量领域“石川馨—狩野奖”的获奖者,仅仅一个月后,东阿阿胶首次参加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(ICQCC)就斩获国际QC金奖。ICQCC被誉为QC界的“质量奥林匹克”,是QC活动发布的最高平台,这标志着东阿阿胶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,在品质上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。

东阿阿胶从1952年建厂,市场抽检合格率一直为100%。

据接近阿胶行业的一位专家评价,目前东阿阿胶的工艺、质量、标准,特别是全产业链的优势已经做到了领先行业20年,但就是这样的“独门秘笈”,秦玉峰决定对行业公开。

孔延明 摄

2015年,在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上,秦玉峰带着全国10多家阿胶骨干企业的负责人,把自家生产工艺、控制工序、操作系统等核心机密环节,都悉数展示。对于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,他也表示,尽管拿去用,“任何时候到东阿阿胶参观,我们都欢迎,不管是标准还是工艺,都对外开放。”

外界匪夷所思,但秦玉峰坚持认为,“在一个行业,有竞争是好事,只靠东阿阿胶,市场永远做不大。”

“覆巢之下,岂有完卵,行业如果出现灾难,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避免,只有整个行业繁荣了、发展了,整个行业才能安全。”

“根本不存在品牌间的‘防火墙’,真正的‘防火墙’是整个阿胶品类的质量提升。”

秦玉峰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,他用一企之力,为全行业“扎篱笆”。2008年,东阿阿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阿胶DNA真伪鉴别,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,解决了阿胶鉴别真伪的大难题。2012年,他们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,发明阿胶质量标准“特征肽检测法”,2015年,这一方法被收入国家药典。

“随着整个阿胶产业的发展壮大,围绕阿胶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只有整个阿胶产业繁荣,阿胶产业才能够走得更远。”

“蛋糕就是这么大,我把蛋糕做大了,即使市场份额下降了,但营收肯定增加。”毫无疑问,秦玉峰很有先见之明,时至今日,国内阿胶市场规模,从2000年的5亿元,增长到现在的400亿元。而东阿阿胶的年销售收入也从秦玉峰2006年任总经理(总裁)至今,从9.4亿元增长到73.72亿元,年利润从1亿元增长到20亿元。

现在,东阿阿胶正在致力于用现代科技验证阿胶的疗效,用科技语言与世界对话,让世界更认可中医药。早在上任伊始,秦玉峰就尝试开拓海外市场,不过,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”。目前,秦玉峰布局的海外营销网络主要覆盖日、韩、越南、印尼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家。“海外市场主要还是在东亚、东南亚地区。”在这些区域,中医药保健品少有政策限制,更容易拓展市场。然而在欧美地区,却不容易。“欧美还不承认中药的合法性,意识形态里还没认可你呢,需要逐步培育市场。”他很无奈。

谈到阿胶行业的未来,秦玉峰非常乐观。他说,阿胶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不远的将来,阿胶将代表中医药让世界共享。“让世界爱上中医药,让东阿阿胶再传3000年!我有信心,也将为此穷尽我的一生。”

文字来源:海岱文化

作者:宋宪霞、林志滨

图片来源:山东头条news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jiao.org/57917.html

发表评论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90-9135

邮箱: ejiaobaike@fox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