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
北京时间8月23日11时16分将迎来处暑节气,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夏转秋的转折点。
处暑,虽然表示暑气的终结,但民谚说“处暑天还暑,好似秋老虎”,我国不少地区,尤其是南方地区,“秋老虎”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。不过,处暑时节的天气一般中午比较炎热,早晚会凉爽起来,再加上时不时来上一两场雨,正是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。
处暑 · 三候
▲卡乐图片/宁颖 摄影
一候“鹰乃祭鸟”: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,冷酷地搏杀猎物,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,古人称之“义举”。
二候“天地始肃”:天气因“肃”而清,因“肃”必“肃杀”,所以,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。
三候“禾乃登”:天气肃杀后,庄稼才有收成,成熟曰“登”。
处暑 · 习俗
▲卡乐图片/宁颖 摄影
对于最会过日子的中国人来说,创造一些处暑习俗也是必不可少。
吃鸭子: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祭祖、迎秋: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。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,放河灯招致孤魂;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时至今日,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。
开渔节: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。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。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,欢送渔民驾船出海。
处暑 · 养生
处暑时节,虽然在意义上已入秋季,但南方大多仍在感受夏热的余威,一派热未尽、夏未央之象。此时余热易伤阴,令肺气受损,燥邪渐现,养生调理当以润燥养阴,保肺防病为重点。
▲卡乐图片/宁颖 摄影
饮食要清润:处暑是由夏天酷热向秋天凉爽过渡的节气,不少朋友容易出现头发枯燥、皮肤紧绷、眼睛干涩、口唇及鼻咽黏膜干燥、大便干结难解等问题,此皆肺主皮毛、燥气伤肺之象。秋气应肺,肺喜润恶燥,饮食养生当注重“清”“润”二字。清凉润燥宜多吃黄瓜、西红柿、胡萝卜、莲藕、马蹄、葡萄、梨、柿子、柑橘、甘蔗等甘润多汁的瓜果。
适当秋冻渐添衣: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秋天气候刚稍稍凉爽,仍处于季节交替的阶段,气候尚不稳定,且初秋仍有秋老虎,不宜添衣过猛过快。青壮年人或素体健康少病之人可适当“秋冻”以增强体质,老人、小孩及体弱多病之人则不适宜。
保证充足睡眠时间:夏天昼长夜短,天气闷热,很多人长期睡眠不足。处暑后天气变凉,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早睡早起可以保持精神,在冬天来临之前养精蓄锐,亦可缓解“秋乏”的疲劳感。
运动轻缓别过量:初秋后天气转凉,很多人忍不住跑出去运动。适量运动本是好事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、加快新陈代谢。但如果过量运动,尤其是剧烈运动,是伤身的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,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。
炎炎夏日,终有尽时。
暑去秋来,愿你安康!
▲制图:桂颖
出品:《小康》影视中心
监制:张晴、龚紫陌
策划:李旭颖
视频制作:詹佳祺
海报制作:桂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