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还血瘀,今天教你一招补气化瘀。瘀血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问题,而血瘀体质通常被认为是“肿瘤体质”,所以发现自己是淤血体质一定要积极调理。而导致瘀血的原因也有很多,像受寒了会引起血瘀,长期气不顺会引起血瘀,痰湿重会引起血瘀,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就是气虚血瘀了。
如果你经常感觉到很疲倦很乏力,人呢特别的累,经常的就像躺着坐着,不想动。一劳累身体就出现疼痛,容易心慌、心悸,舌头伸出来一看,舌头凹陷,有淤点,这多见就是气虚血瘀了、我们人体的气有推动、温煦、固摄、气化等重要作用。人体的生长发育,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,血的循行,津液的输布,都要靠气的激发和推动。血液不溢出脉管之外,又必须靠气来固摄。如果气虚了无力推动血液,就会导致血行迟缓,成为淤血。再加上气虚固摄无力,血就会溢出脉外,成为我们能肉眼看得到的淤血,比如色斑,还有就是总是身上青一块,紫一块的。这都说明你气虚血瘀。
针对气虚导致的瘀血,一边要补气,一边要化瘀,如何补气化瘀呢?中医里有一个方子,叫做补阳还五汤。补阳还五汤出自化淤大师王清任的《医林改错》,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解读一下补阳还五汤,看看是如何补气化瘀的。
首先加了生黄芪,生黄芪甘温大补元气,使气旺以促血行,达到祛瘀络通的目的,这里是君药。
然后加了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,这里是臣药。
又加了赤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,这里是佐药;
最后加了地龙,地龙通经活络,力专善走,并引诸药直达经络中,在这是使药。
以上这几味药合力达到补气、化瘀、络通的目的。
这个方子有一个特点,就是祛瘀不宜重,黄芪不宜轻。主要目的是补气,把正气补足了,稍微再一疏通,身体就可以自行恢复了。所以,这是一个补气活血通络的思路。
大家学会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