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见解,不作为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
投资逻辑:
1、困境反转
2、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
前面跟踪过东阿阿胶,与几位股友也有过交流,都对这家公司十分感兴趣,要菜头多写文章跟紧点。好吧,这几天就写一篇细讲,把行业情况,遭遇困局的原因,以及未来的投资看点都简单分析一下。平时大家有什么好股票也欢迎留言哈,一起来研究分析。
一、东阿阿胶的困局
东阿阿胶是A股难得的大牛股之一,自1996年上市至2018年,连续23年保持盈利,利润节节攀升的同时,股价也翻了数十倍。
就这么一只大牛股,2019年却遭遇滑铁卢,净利润亏损4.44亿,2020年一季度延续亏损,股价自高位最多下跌了65%。
这种成长白马股遭遇困境是菜头最喜欢关注的股票类型之一,一般来说,公司过去能保持10年以上的辉煌业绩,证明公司过去的生意模式是成功的,那么,在如今股价低迷之际,是否还值得投资?这个首先要判断:公司当下遭遇的困境,究竟是一时的困难,还是行业或公司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不利因素?(这一点的判断至关重要,前者往往在历经风波后便翻身再起,而后者却常常股价再无出头之日。)
咱们先来看公司自家是怎么说的。
经销商去库存,公司控制发货
东阿阿胶在年报里对于2019年业绩下滑的解释是:经销商渠道去库存、公司控制发货。市场对此早有分析,经销商那边的货积压,主要是两个原因:
一是价格高了,消费停滞。
东阿阿胶自2001年的80元/斤涨至目前3000元/斤,20年翻了37.5倍,价格涨得太快、太高,自然伤害了终端需求,导致消费停滞。
二是阿胶停止涨价,经销商清库存。
十多年来阿胶价格连续上涨,涨价的幅度常比做买卖的利润还高,于是经销商们纷纷养成囤货等着涨价的习惯。这两年阿胶停止涨价,而阿胶是有5年保质期的(实际上东阿阿胶越陈越好,只是碍于国家规定药品必需有保质期),经销商们不得不开始清理手中的库存,减少进货。而去库存导致的价格下跌,使得经销商更加减少了存货的意愿。
据东阿阿胶2019年报显示,阿胶类产品的营收下降70%,也就是说,几乎,一整年不发货的情况下,经销商手里还有货卖,可见之前得囤了多少!
归根溯源,上面这两个问题的诱因还是阿胶的持续涨价,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阿胶能够在过去十多年里价格一路飙升?
这个还要从阿胶行业的发展讲起。
行业繁荣,驴皮成本接连上涨
阿胶可追溯的历史至今已有3000年,但直到21世纪初,阿胶也只是一个十分小众的养生补品,市场不过数亿元。2006年,秦玉峰坐上了东阿阿胶头把交椅,大刀阔斧地砍掉东阿阿胶其它繁杂业务(东阿阿胶早年连啤酒都做),把生意专注于阿胶品类。其后依靠各种广告营销,成功地把阿胶塑造成一个“滋补国宝”的形象。
(东阿阿胶在热播剧《甄嬛传》、《大宅门》、《女医明妃传》等热播剧大量植入广告,以至于《甄嬛传》被网友戏称为《阿胶传》)
到如今,阿胶的滋补功效已得到广大女性消费者的认可,阿胶也从一个数亿元市场的小众产品发展成OTC里最大的单品,市场规模达300亿元左右。在这个过程中,东阿阿胶的推广弘扬对拉动整个阿胶行业欣欣向荣功不可没。
而阿胶的火爆又吸引了众多厂家入局,结果导致阿胶的原料——驴皮供应十分紧缺。
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,在1999年我国还有934万头毛驴,到2018年却仅剩253万头,20年减少了逾七成。为了生产从国外大量进口,以至于多个国家都禁止了对华出口驴皮。2000年,我国驴皮收购价格仅为25元/张,到2017年末已飙升至2500元/张。
按一张皮可制胶1.5-2.5公斤,一公斤阿胶的驴皮成本约1250元。而按每年正常出栏120万头计算,再加上驴皮进口因素,全年可生产的阿胶也就在3000多吨,只够市场当前产量的六成左右。也就是说,很可能有近四成马皮、骡皮、猪皮等假冒原料混入了阿胶生产。
所以,回过头来看整个阿胶行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:
东阿阿胶塑造“滋补国宝”拉动行业发展→消费者需求持续增长→竞争对手入局→驴皮持续紧张→阿胶持续涨价→经销商十多年来大量囤货→价格太高终端卖不动→停止涨价→经销商去库存→价格下跌→更加去库存
很多财经评论都把阿胶的涨价归咎于东阿阿胶高层主导的“价值回归”战略,但菜头认为这只是一个因素——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,东阿阿胶自己是无法随意提价的,阿胶涨价另一大原因是驴皮价格的上涨,进而推动上述的连锁反应。
所谓“价值回归”,是秦玉峰从2006年执掌东阿阿胶后实行的提价策略。即对比历史上的阿胶价格,在清朝时每斤阿胶交税银一两七钱,按此换算,到现在阿胶的价格应该在4000元-6000元/斤,离目前的3000元/斤还要高得多。但秦玉峰显然无法把价格推向更高位,从2016至2018年,公司负债表上的存货及应收款便持续攀升,到2018年翻倍的应收款更像是往经销商塞货,由此2019年的业绩崩塌似乎就成了必然。
二、能否重返巅峰?
2017、2018年是东阿阿胶业绩的巅峰,分别盈利20.4亿,20.8亿,按此计算,近期东阿阿胶的估值仅剩10倍左右,个人觉得很便宜了。特别是前阵子股价跌至30元以下,菜头果断建仓。
股市有一个尿性:当公司业绩陷入低谷时,市场一片看衰,估值也会下跌到低谷;而业绩逐步回暖,市场趋于看好,估值也会回升。如果东阿阿胶未来两年能逐步重返巅峰,届时估值给个20倍的话,股价就是一倍的空间了。
那么,东阿阿胶在未来究竟有没希望重返巅峰?在个人看来,问题不大。
眼下的困境主要是累积多年的渠道库存问题,在终端消费上,虽然高价使得消费增长停滞,但消费量还是在的。
而且近两年整个阿胶行业开始降价促销,价格下降,是有助于促进消费的。
类似的股票之前做过,汤臣倍健多年前曾连续高速增长,市场期望很高,然后在2016-2017年初营收增长放缓,利润下滑,股价大幅杀跌。跟东阿阿胶的情况十分类似,也是渠道库存积压,公司主动去库存。那时菜头押注公司只是渠道临时调整的问题,果然在2017下半年业绩回暖后股价便节节攀升。相比之下东阿阿胶面临的是整个行业的库存积压,比汤臣倍健单家公司的问题预计要持久一点。
公司目前账面的应收款已大幅回落,库存也趋于稳定。个人估计,乐观点可能2年,慢的话3年后重返巅峰,股价一倍空间。
汤臣倍健2018年曾停牌半年,35亿收购澳大利亚一家做益生菌的公司,非常严重的高估,有利益输送的嫌疑,复牌后两个涨停板,菜头第一个涨停板就果断抛了,后面股价至今两年没涨,2019年果然商誉暴雷。商誉的问题爆了后公司还是可以的,毕竟保健品行业还是十分看好,只是去年来业绩又开始下滑,后面重拾增长再跟踪。
三、能否焕发第二春?
如果单单是押注公司能否重返巅峰,股价只能看到一倍空间,菜头一般是不会出手的。关键还是看东阿阿胶能否浴火重生,打开新的成长空间。
个人投资的公司,都要求雪坡足够长,如果能一眼看到5倍10倍雪坡,那中间走点弯路都可以宽心等待;如果只是博个一倍雪坡,感觉快要走到了末路,公司再强也要时刻提心吊胆,成功率也会低很多。所以周期股都很少做,这个公众号跟踪的都是成长股为主。
在个人看来,阿胶兼具滋补养生、美容、奢侈品属性,过去十多年提价数十倍依然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,证明它这个产品是非常成功的,潜力巨大。如果不是价格涨得太快,相信阿胶行业远不止现今的规模。
至于未来的发展空间,从公司的战略调整来看,有望从四个方面打开:一是价格下降或保持稳定、二是即食化、三是推向年轻群体、四是铺开线上渠道。
价格下降或保持稳定
东阿阿胶前任领导的“价值回归”战略有打造奢侈品的意图,但问题在于大多奢侈品牌是耐用品,而阿胶是消耗品,一吃就没了,相比茅台等白酒消费场景又少很多。所以,个人是不看好阿胶的提价的,反而是必须降价,力求价格亲民。
这两年由于去库存不时有降价促销,而今年公司换了一把手,相信后面会摒弃提价策略,至少能保持价格不再上涨,后面的推广发力才更容易奏效。
即食化
阿胶块的食用过于麻烦,没有点烹饪技术还真是搞不定,限制了产品的普及。为此公司多年前就推出了阿胶浆、即食阿胶糕,以及阿胶粉。其中最大的看点是今年推出的第三代阿胶粉,历经三次技术革新,如今已经可以做到像冲剂一般方便。
看似只是块状变成粉末,但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变化,它是消费场景的多元化,可大大提升消费频率,居家、办公、出门在外都可食用。
回顾2007年第一代制粉技术是制成阿胶块后再物理粉化,增加了工序,食用效果也不够理想。2012年的第二代制粉技术是先把阿胶块化成胶液,再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粉。2020年推出的第三代粉化技术,跳过传统凝胶、切胶、擦胶、晾胶等多道工序,在制成阿胶块之前就采用真空连续干燥制粉。不仅减少生产环节,降低成本,还不易吸潮、更快速溶解。市面上拥有阿胶粉的阿胶品牌并不多,且多数工艺还停留在物理粉碎阶段。而东阿阿胶历经15年的工艺蜕变,已成功实现了入口即化、顷刻即溶的优势。
年轻化、铺开线上渠道
在营销上,东阿阿胶开始发力小年轻群体,扩大消费人群。同时发力线上营销,开展直播、与多种渠道合作网络推广,力求发展线上业务。掌握线上销售渠道可减少对经销商的依赖,同时相比线下门店成本更低。
(东阿阿胶在淘宝推出的直播熬胶)
公司新一任领导放下了身段,不再总以为自家产品高高在上,而是采取种种主动迎合消费者的措施,这才是做生意应有的姿势。
希望新一届管理层能带领东阿阿胶走得更远。
跟踪回顾:
》
》
祝大家发大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