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网 阿胶品牌 《轩客》诗词一组选辑‖2023诗刊第20期

《轩客》诗词一组选辑‖2023诗刊第20期

《轩客》诗词一组选辑‖2023诗刊第20期《轩客》诗词一组选辑‖2023诗刊第20期

《偶思》

《轩客诗词》

轩客《贞竹赋》

轩客《秋情——秋菊赋》

轩客集学骈文名篇汇总(一)

《贞竹赋》

文/轩客

若夫坤舆风融粉箨,乾灵覆托盘根。

藻苍原隰执龙叶,蓊蘙疏林掩烧痕。

云霄飘逸气,寒色地天门。

乔枝淇苑逍遥地,万类攒生翠鸟喧。

尔其挺崇柯以凌霄,抱卓荦之淑质;

舒逸态而潇洒,含元精之醇粹。

曦光映、荡碧风波,露水如洗。

青禽穿越,挥毫绿透当时醉。

堤上笙簧,怜惜燃起。

嶰谷和鸣,岑岭横笛,琴丝素指。

而且遥目、隐曜青溪,遥依传耳。

飞略凌霄、锦鳞引凤,又如倾诉、高山流水。

惹闲情,仙曲顿成,倾觞方启。 

若其清阴未上阶墀,摇曳漾素空明表。

声含六律,露沾如洗,翠披匀绕。

龙影流溪,游丝挂处,钓钩风袅。

自王猷旧宅,会稽栽遍,

绿苔盖、经多少。

萧瑟丛篁清矫,帘阴棋枰精妙。

客宾邻住,山禽入郭,霓裳轻娇。

翠色寒烟,茶瓯飘落,笛声云杪。

近窗栽几处,吟风韵雨,中宵天晓。

或引缟纶,饵锦鳞于九渊;

或综凉簟,生朱纹于玉腕。

而其相连玉带栖禽,凤峙六根千林谷。

风浮玉旆,纡萦皓月,玉肌相触。

新旧相携,雨晴皆守,雪霜寒宿。

恰连心母子,闺门悌友,知多少、孤怀独。

闻道潇湘千簇,玉堂围深、绿珠娇独。

穷冬归速,六花初遍,披裳遍麓。

切徵商宫,泛商飘羽,一声云曲。

望飘飘雁翮,阶庭栖梦,何谋华屋。

而其遍野波涛碧。

了次凡身、万千林海,乾坤嘘吸。

龙节虚心群贤驻,宫阙禅堂齐葺。

料此际、凤鸾都集。

约略芳踪当契合,回思苏子谁能及。

总也忆,辋川壁。

翠虬夭矫烟霏湿。

隐隔山家、今古悲欢,平生谢屐。

情切乡关尘外,樵父虬髯豪客。

便相忘、银筝声涩。

来往竹风人栖处,

幻斑斓、华胥觅。

山犹睡,思飞翼。

若其安素尚之守静,美幽姿之标映;

均修干而诞节,嗟贞性之独秉。

逮清吹之汩起,散袅袅之清韵;

或琼珠之飘零,激飒飒之灵音。

先代遗篇绝世尘,武公手植隐混沦。

发华九壤青禽过,翠绿千年白鹤驯。

嶰谷凤鸣龙影叶,淇园碧漾入西邻。

钧天广乐流霜月,短笛柯亭伴紫鳞。

叹九嶷斑竹,却妆湘妃泪,暗流萧瑟。

思苦清哀,梦怀舜帝,鹊桥相识。

望四野之萧骚,众茂咸悴;

伤沍阴之凄神,玉蕊委积。

披绿裳以停霜,貌苍苍而靡移;

仗傲骨以冒雪,气凛凛而弗失。

晓叶风惊闻啸,后堂深一声云杪。

书生裁柬,溪翁筒管,含毫朗曜。

直性虚怀,湘云寒翠,笛音曦缈。

岁寒高节,王猷独有,任霜天晓。

至若玉带相连,飞禽时隐,遍植山阴岩谷。

随风浮玉旆,凤峙龙根叠,叶繁千枝触。

皓月纡萦,阶庭栖梦,钩带缀联同宿。

迎红光朝夕,任寒声不断,篆形也神肃。

恰母子连心,闺门悌友,翠襟幽独。

穷冬归又速,风雪任反复。

更独向、天寒地动,新旧相携,等闲看、逦逶山麓。

未怪天下客,修玉茎、笛幽哀曲。

望云雁飞翻覆,连畛阡陌,更有松风野菊。

《秋情——秋菊赋》

文/轩客

万斛清波泻。

遍于人间、玉钿如簇,篱栏乡籍。

金甲缤纷京城影,一转乾坤时演化。

折尽几回生又复,谪臣握、沧州客舍。

伴银盘、愁云挂。

总辨似,故乡夜。

初英露浥虽垂野。

忆于家山、往回南雁,缥霄王谢。

犹自花开庭院,尽染风亭水榭。

旧日东篱陶令事,天风鹿梦无需迓。

错相约,自杯斝。

于是季秋九月,日数将并。

百卉凋瘁,芳菊始荣,纷葩晔晔,或黄或青。

仰抚云髻,俯弄芳荣。

掇以纤手,承以轻巾。

坐对帘前月。

九曲重听、菊花滴水,展寻芳撷。

千缕茶烟萦书榻,竹舍一枝瘦骨。

幽静相对、因缘曾结。

潘岳流年惊素发,纷忧楼阁中宵说。

笛韵袅,江天阔。

数声元鹤兰皋彻。

五湖舟泛、南山咫尺,竟同天末。

多露高枝幽思,夕蔓寒螿声咽。

望碧水,柔肠折。

才叹江淹才既尽,远虑伏枥尘途辙。

林壑飒,清商节。

若夫或簇于溪旁,或拥于谷涧。

红叶随风,黄菊盈苑。

蕊映秋枝,香伴孤雁。

皆见疏篱成圃,映水浮蘋入画。

婷婷独立、闲妆清雅。

香蕊亦迎浮秀靥,探阑也有空瓢挂。

酒与菊,真堪把。

冯妃倩影堪羞惹。

总有缘、人间尚存,琅华绣帕。

潘岳文中思在,黄叶霜天任打。

便独只向、陶潜篱下。

彰君子之高风,释雅士之诚念。

浩然正气,屈原餐秋菊之落英;

淡泊出尘,陶潜恋山菊之幽隽。

秋气萦萦,菊香泛泛。

不计枯荣,何存恩怨。

更忆幽窗凝一梦,料云明,鸿雁寒相迓。

待雨露,妆秋夜。

莫恨秋色寒风露,何妨陶令诗肠。

共栖纤瘦叶,犹忆十年香。

还是旧时帘外月,珍丛闲绕低窗。

徘徊如梦寐,驻屐漫思量。

笑浮生、隋堤遗恨,秦山曲水。

枫叶霞生携筇去,彷佛南山日暮里。

白衣飘过、陶园柳翠。

自贯高明於日夕,乘槎也似刘伶醉。

邈广汉,跻攀桂。

暮秋未老。

看枫林似火,变幻斜照。

雨短烟长,柳影萧疏,唯愁归计难料。

岭云溪月红蕖岸,望远处数峰清峭。

前村旧店依稀,檐下芭蕉萦绕。

无限当年旧事,杏花浊酒,红叶新扫。

醉酒溪翁,刚钓鱼肥,酸菜葱姜煮好。

横斜河汉天寒水,只近日、竹林游少。

随些惆怅、松径萧骚,回首只缘归渺。

秋行更须载酒,过千峰万壑。

曲泉涧响、郁结青云,彻瑟鸣叶飞落。

渐苍茫、时染残阳,亦深寥廓。         

涛起松峦,蝶叶尽舞,伴梧蝉执著。

商管y听遍、似透尘根,征鸿昏塞天角。

更林钟、律灰细坠,彻九仞、旧朋何约。

念往来、松海晴光,诗联楼阁。          

惊风迅疾,倏往岁华,当时怀豪魄。

漫酒洒、凝月如水,灞柳影寒,客舍盈枝,未知飘泊。

曲江故曲,相如前赋,胡戈朝向城邦郡,且犹听、四坠天花诺。

啼声刺耳,暂听杜宇凄凉,鹧鸪苦劝归却。         

甘泉消歇,敛戢层阴,叹岁华冷薄。

或剩得、幽思云托,旅雁斜飞,清露降阶,逝踪如鹤。

回眸郢阙,秋云迢递。

千山绮树惊时,飞叶漂浮,把樽细酌。

骈文名篇汇总(一)

骈文《哀江南赋并序》

粤以戊辰之年,建亥之月〔1〕,大盗移国〔2〕,金陵瓦解。余乃窜身荒谷,公私涂炭〔3〕。华阳奔命,有去无归〔4〕。中兴道销,穷于甲戊〔5〕。三日哭于都亭,三年囚于别馆〔6〕。天道周星,物极不反〔7〕。傅燮之但悲身世,无处求生〔8〕;袁安之每念王室,自然流涕〔9〕。昔桓君山之志事,杜元凯之平生〔10〕,并有著书,咸能自序。潘岳之文采,始述家风〔11〕,陆机之辞赋,先陈世德〔12〕。信年始二毛,即逢丧乱〔13〕,藐是流离,至于暮齿〔14〕。《燕歌》远别,悲不自胜〔15〕;楚老相逢,泣将何及〔16〕?畏南山之雨,忽践秦庭〔17〕;让东海之滨,遂餐周粟〔18〕。下亭漂泊,高桥羁旅〔19〕。楚歌非取乐之方〔20〕,鲁酒无忘忧之用〔21〕。追为此赋,聊以记言,不无危苦之辞,惟以悲哀为主。

日暮途远,人间何世。将军一去,大树飘零〔22〕;壮士不还,寒风萧瑟〔23〕。荆璧睨柱,受连城而见欺〔24〕;载书横阶,捧珠盘而不定〔25〕。钟仪君子,入就南冠之囚〔26〕;季孙行人,留守西河之馆〔27〕。申包胥之顿地,碎之以首〔28〕;蔡威公之泪尽,加之以血〔29〕。钓台移柳,非玉关之可望〔30〕;华亭鹤唳,岂河桥之可闻〔31〕!

孙策以天下为三分,众才一旅〔32〕;项籍用江东之子弟,人唯八千〔33〕。遂乃分裂山河,宰割天下。岂有百万义师,一朝卷甲,芟夷斩伐。如草木焉〔34〕?江、淮无涯岸之阻,亭壁无藩篱之固〔35〕。头会箕敛者,合从缔交〔36〕;锄耰棘矜者,因利乘便〔37〕。将非江表王气,终于三百年乎〔38〕?是知并吞六合,不免轵道之灾〔39〕;混一车书,无救平阳之祸〔40〕。呜呼!山岳崩颓,既履危亡之运〔41〕;春秋迭代,必有去故之悲〔42〕。天意人事,可以凄怆伤心者矣。况复舟楫路穷,星汉非乘槎可上〔43〕;风飚道阻,蓬莱无可到之期〔44〕。穷者欲达其言,劳者须歌其事〔45〕。陆士衡闻而抚掌〔46〕。是所甘心;张平子见而陋之〔47〕,固其宜矣。

我之掌庾承周,以世功而为族〔48〕;经邦佐汉,用论道而当官〔49〕。禀嵩、华之玉石,润河、洛之波澜〔50〕。居负洛而重世,邑临河而宴安〔51〕。逮永嘉之艰虞,始中原之乏主〔52〕。民枕倚于墙壁,路交横于豺虎〔53〕。值五马之南奔,逢三星之东聚〔54〕。彼凌江而建国,始播迁于吾祖〔55〕。分南阳而赐田,裂东岳而胙土〔56〕。诛茅宋玉之宅,穿径临江之府〔57〕。水木交运,山川崩竭〔58〕;家有直道,人多全节〔59〕。训子见于纯深,事君彰于义烈〔60〕。新野有生祠之庙,河南有胡书之碣〔61〕。况乃少微真人,天山逸民,阶庭空谷,门巷蒲轮〔62〕。移谈讲树,就简书筠〔63〕,降生世德,载诞贞臣〔64〕。文词高于甲观,楷模盛于漳滨〔65〕。嗟有道而无风,叹非时而有麟〔66〕。既奸回之奰逆,终不悦于仁人〔67〕。

王子滨洛之岁,兰成射策之年〔68〕。始含香于建礼,仍矫翼于崇贤〔69〕。游洊雷之讲肆,齿明离之胄筵〔70〕。既倾蠡而酌海,遂测管而窥天〔71〕。方塘水白,钓渚池圆〔72〕。侍戎韬于武帐,听雅曲于文弦〔73〕。乃解悬而通籍,遂崇文而会武〔74〕。居笠毂而掌兵,出兰池而典午〔75〕。论兵于江汉之君,拭玉于西河之主〔76〕。于时朝野欢娱,池台钟鼓。里为冠盖,门成邹鲁〔77〕。连茂苑于海陵,跨横塘于江浦〔78〕。东门则鞭石成桥,南极则铸铜为柱〔79〕。桔则园植万株,竹则家封千户〔80〕。西赆浮玉,南琛没羽〔81〕。吴越吟,荆艳楚舞〔82〕。草木之遇阳春,鱼龙之逢风雨。五十年中,江表无事〔83〕。王歙为和亲之侯,班超为定远之使〔84〕。马武无预于甲兵,冯唐不论于将帅〔85〕。岂知山岳然,江湖潜沸〔86〕。渔阳有闾左戍卒,离石有将兵都尉〔87〕。天子方删诗书,定礼乐,设重云之讲,开士林之学〔88〕。谈劫烬之灰飞,辩常星之夜落〔89〕。地平鱼齿,城危兽角〔90〕。卧刁斗于荥阳,绊龙媒于平乐〔91〕。宰衡以干戈为儿戏,缙绅以清谈为庙略〔92〕。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〔93〕。小人则将及水火,君子则方成猿鹤〔94〕。敝笚不能救盐池之咸,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〔95〕。既而鲂鱼尾,四郊多垒〔96〕。殿狎江鸥,宫鸣野雉〔97〕。淇卢去国,艅艎失水〔98〕。见被发于伊川,知百年而为戎矣〔99〕。

彼奸逆之炽盛,久游魂而放命〔100〕。大则有鲸有鲵,小则为枭为獍〔101〕。负其牛羊之力,凶其水草之性〔102〕。非玉烛之能调,岂璿玑之可正〔103〕?值天下之无为,尚有欲于羁縻〔104〕。饮其琉璃之酒,赏其虎豹之皮〔105〕。见胡柯于大夏,识鸟卵于条枝〔106〕。豺牙密厉,虺毒潜吹〔107〕。轻九鼎而欲问,闻三川而遂窥〔108〕。

始则王子召戎,奸臣介胄〔109〕。既官政而离逿,遂师言而泄漏〔110〕。望廷尉之逋囚,反淮南之穷寇〔111〕。出狄泉之苍鸟,起横江之困兽〔112〕。地则石鼓鸣山,天则金精动宿〔113〕。北阙龙吟,东陵麟斗〔114〕。尔乃桀黠横扇,冯陵畿甸〔115〕。拥狼望于黄图,填卢山于赤县〔116〕。青袍如草,白马如练〔117〕。天子履端废朝,单于长围高宴〔118〕。两观当戟,千门受箭〔119〕。白虹贯日,苍鹰击殿〔120〕。竟遭夏台之祸,终视尧城之变〔121〕。官守无奔问之人,干戚非平戎之战〔122〕。陶侃空装米船,顾荣虚摇羽扇〔123〕。将军死绥,路绝长围〔124〕。烽随星落,书逐鸢飞〔125〕。遂乃韩分赵裂,鼓卧旗折〔126〕。失群班马,迷轮乱辙〔127〕。猛士婴城,谋臣卷舌〔128〕。昆阳之战象走林,常山之阵蛇奔穴〔129〕。五郡则兄弟相悲,三州则父子离别〔130〕。护军慷慨,忠能死节,三世为将,终于此灭〔131〕。济阳忠壮,身参末将,兄弟三人,义声俱唱〔132〕。主辱臣死,名存身丧,狄人归元,三军悽怆〔133〕。尚书多算,守备是长,云梯可拒,地道能防〔134〕。有齐将之闭壁,无燕师之卧墙,大事去矣,人之云亡〔135〕。申子奋发,勇气咆勃,实总元戎,身先士卒〔136〕。胄落鱼门,兵填马窟,屡犯通中,频遭刮骨〔137〕。功业夭枉,身名埋没〔138〕。

或以隼翼披,虎威狐假〔139〕。沾渍锋镝,脂膏原野〔140〕。兵弱虏强,城孤气寡〔141〕。闻鹤唳而心惊,听胡笳而泪下〔142〕。拒神亭而亡戟,临横江而弃马〔143〕。崩于钜鹿之沙,碎于长平之瓦〔144〕。于是桂林颠覆,长洲麋鹿〔145〕。溃溃沸腾,茫茫黩〔146〕。天地离阻,神人惨酷〔147〕。晋、郑靡依,鲁、卫不睦〔148〕。竞动天关,争回地轴〔149〕。探雀鷇而未饱,待熊蹯而讵熟〔150〕?乃有车侧郭门,筋悬庙屋〔151〕。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〔152〕。尔乃假刻玺于关塞,称使者之酬对〔153〕。逢鄂坂之讥嫌,值耏门之征税〔154〕。乘白马而不前,策青骡而转碍〔155〕。吹落叶之扁舟,飘长风于上游〔156〕。彼锯牙而钩爪,又循江而习流〔157〕。排青龙之战舰,斗飞燕之船楼〔158〕。张辽临于赤壁,王璿下于巴丘〔159〕。乍风惊而射火,或箭重而回舟〔160〕。未辨声于黄蓋,已先沉于杜侯〔161〕。落帆黄鹤之浦,藏船鹦鹉之洲〔162〕。路已分于湘、汉,星犹看于斗、牛〔163〕。

若乃阴陵失路,钓台斜趣〔164〕。望赤壁而沾衣,舣乌江而不渡〔165〕。雷池栅浦,鹊陵焚戍〔166〕,旅舍无烟,巢禽无树。谓荆、衡之杞梓,庶江、汉之可恃〔167〕。淮海维扬,三千余里〔168〕。过漂渚而寄食,托芦中而渡水〔169〕。届于七泽,滨于十死〔170〕。嗟天保之未定,见殷忧之方始〔171〕。本不达于危行,又无情于禄仕〔172〕。谬掌卫于中军,滥尸丞于御史〔173〕。

信生世等于龙门,辞亲同于河洛〔174〕。奉立身之遗训,受成书之顾托〔175〕。昔三世而无惭,今七叶而始落。泣风雨于《梁山》,惟枯鱼之衔索〔176〕。入欹斜之小径,掩蓬藋之荒扉〔177〕。就汀洲之杜若,待芦苇之单衣〔178〕。于是西楚霸王,剑及繁阳〔179〕,鏖兵金匮,校战玉堂〔180〕。苍鹰赤雀,铁轴牙樯,沉白马而誓众,负黄龙而渡江〔181〕。海潮迎舰,江萍送王,戎车屯于石城,戈船掩于淮、泗〔182〕。诸侯则郑伯前驱,盟主则荀暮至〔183〕。剖巢熏穴,奔魑走魅〔184〕,埋长狄于驹门,斩蚩尤于中冀〔185〕。燃腹为灯,饮头为器〔186〕。直虹贯垒,长星属地〔187〕。昔之虎踞龙盘,加以黄旗紫气,莫不随狐兔而窟穴,与风尘而殄瘁〔188〕。

西瞻博望,北临玄圃〔189〕。月榭风台,池平树古〔190〕。倚弓于玉女窗扉,系马于凤凰楼柱〔191〕。仁寿之镜徒悬,茂陵之书空聚〔192〕。若夫立德立言,谟明寅亮,声超于系表,道高于河上〔193〕。更不遇于浮丘,遂无言于师旷〔194〕。以爱子而托人,知西陵而谁望〔195〕。非无北阙之兵,犹有云台之仗〔196〕。司徒之表里经纶,狐偃之惟王实勤〔197〕。横琱戈而对霸主,执金鼓而问贼臣〔198〕。平吴之功,壮于杜元凯;王室是赖,深于温太真〔199〕。始则地名全节,终则山称枉人〔200〕。南阳校书,去之已远〔201〕;上蔡逐猎,知之何晚〔202〕。镇北之负誉矜前,风飙凛然〔203〕。水神遭箭,山灵见鞭〔204〕。是以蛰熊伤马,浮蛟没船,才子并命,俱非百年〔205〕。

中宗之夷凶靖乱,大雪冤耻〔206〕。去代邸而承基,迁唐郊而纂祀〔207〕。反旧章于司隶,归余风于正始〔208〕。沉猜则方逞其欲,藏疾则自矜于己〔209〕。天下之事没焉,诸侯之心摇矣。既而齐交北绝,秦患西起〔210〕。况背关而怀楚,异端委而开吴〔211〕。驱绿林之散卒,拒骊山之叛徒〔212〕。营军梁溠,蒐乘巴渝〔213〕。问诸淫昏之鬼,求诸厌劾之符〔214〕。荆门遭廪延之戮,夏口滥逵泉之诛〔215〕。蔑因亲以教爱,忍和乐于弯弧〔216〕。既无谋于肉食,非所望于《论都》〔217〕。未深思于五难,先自擅于二端〔218〕。登阳城而避险,卧砥柱而求安〔219〕。既言多于忌刻,实志勇而刑残〔220〕。但坐观于时变,本无情于急难〔221〕。地惟黑子,城犹弹丸〔222〕。其怨则黩,其盟则寒〔223〕。岂冤禽之能塞海,非愚叟之可移山〔224〕。况以沴气朝浮,妖精夜陨〔225〕。赤乌则三朝夹日,苍云则七重围轸〔226〕。亡吴之岁既穷,入郢之年斯尽〔227〕。周含郑怒,楚结秦冤〔228〕。有南风之不竞,值西邻之责言〔229〕。俄而梯冲乱舞,冀马云屯〔230〕。俴秦车于畅毂,沓汉鼓于雷门〔231〕。下陈仓而连弩,渡临晋而横船〔232〕。虽复楚有七泽,人称三户〔233〕,箭不丽于六麋,雷无惊于九虎〔234〕。辞洞庭兮落木,去涔阳兮极浦〔235〕。炽火兮焚旗,贞风兮害蛊〔236〕。乃使玉轴扬灰,龙文折柱〔237〕。

下江余城,长林故营〔238〕。徒思拑马之秣,未见烧牛之兵〔239〕。章曼枝以毂走,宫之奇以族行〔240〕。河无冰而马渡,关未晓而鸡鸣〔241〕。忠臣解骨,君子吞声〔242〕。章华望祭之所,云梦伪游之地〔243〕。荒谷缢于莫敖,冶父囚于群帅〔244〕。硎谷折拉,鹰鹯批〔245〕。冤霜夏零,愤泉秋沸〔246〕。城崩杞妇之哭,竹染湘妃之泪〔247〕。

水毒秦泾,山高赵陉〔248〕。十里五里,长亭短亭〔249〕,饥随蛰燕,暗逐流萤〔250〕。秦中水黑,关上泥青〔251〕。于是瓦解冰泮,风飞电散,浑然千里,淄、渑一乱〔252〕。雪暗如沙,冰横似岸。逢赴洛之陆机,见离家之王粲〔253〕。莫不闻陇水而掩泣,向关山而长叹。况复君在交河,妾在青波〔254〕。石望夫而逾远,山望子而逾多〔255〕。才人之忆代郡,公主之去清河〔256〕。栩阳亭有离别之赋,临江王有愁思之歌〔257〕。别有飘飖武威,羁旅金微〔258〕。班超生而望返,温序死而思归〔259〕。李陵之双凫永去,苏武之一雁空飞〔260〕。

若江陵之中否,乃金陵之祸始〔261〕。虽借人之外力,实萧墙之内起〔262〕。拨乱之主忽焉,中兴之宗不祀〔263〕。伯兮叔兮,同见戮于犹子〔264〕。荆山鹊飞而玉碎,隋岸蛇生而珠死〔265〕。鬼火乱于平林,殇魂游于新市〔266〕。梁故丰徙,楚实秦亡〔267〕。不有所废,其何以昌〔268〕?有妫之后,将育于姜〔269〕。输我神器,居为让王〔270〕。天地之大德曰生,圣人之大宝曰位〔271〕。用无赖之子弟,举江东而全弃〔272〕。惜天下之一家,遭东南之反气〔273〕。以鹑首而赐秦,天何为而此醉〔274〕?

且夫天道回旋,生民预焉〔275〕。余烈祖于西晋,始流播于东川〔276〕。洎余身而七叶,又遭时而北迁〔277〕。提挈老幼,关河累年〔278〕。死生契阔,不可问天〔279〕。况复零落将尽,灵光岿然〔280〕。日穷于纪,岁将复始。逼迫危虑,端忧暮齿。践长乐之神皐,望宣平之贵里〔281〕。渭水贯于天门,骊山回于地市〔282〕。幕府大将军之爱客,丞相平津侯之待士〔283〕。见钟鼎于金、张,闻弦歌于许、史〔284〕。岂知灞陵夜猎,犹是故时将军〔285〕;咸阳布衣,非独思归王子〔286〕。

【注 释】

〔1〕粤:发语词。戊辰之年:梁武帝太清二年。建亥之月;阴历十月。

〔2〕大盗:指侯景。侯景天太清二年八月间兴兵作乱,十月攻陷梁都金陵。

〔3〕窜身:逃匿。荒谷:春秋时楚地名,在江陵县西。公私:指公室与私门。涂炭:比喻灾难。

〔4〕“华阳”二句:庾信在梁元帝承圣三年自江陵出使西魏。十一月,西魏攻陷江陵,庾信自此羁留长安未归。华阳:即华阳山,在今陕西洛南县附近,这里的华阳代指建都长安的西魏及北周。

〔5〕中兴道销: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后,一度有中兴之势,但时间不长梁便被西魏灭掉。甲戍:即梁元帝承圣三年。

〔6〕都亭:城外的驿亭。三国时魏伐蜀,蜀将罗宪守永安城,听说后主刘禅降魏,率部下到都亭哭了三天。庾信借此事表达自己对梁朝灭亡的哀痛。

〔6〕别馆:指使臣应居的正馆以外的馆舍。春秋时鲁国叔孙婼出使晋国,被晋扣留,拘押在客馆中。庾信借此事说明自己在梁亡后被西魏扣留。

〔7〕周星:即岁星,十二年绕天运行一周。

〔8〕傅燮:东汉人。出任汉阳太守时,被王国、韩遂围困,其子劝他弃城归乡,他说:“世乱不行养浩然之气,食禄又欲避其难乎?吾行何之,必死于此”。见《后汉书·傅燮传》。

〔9〕袁安:东汉人。官至司徒。因当时和帝幼弱,窦太后擅权,每当朝会进见和与公卿议事时,袁安常忧伤流涕。见《后汉传·袁安传》。

〔10〕桓君山:桓谭字君山,著有《新论》一书。志事:有志于事业。杜元凯:杜预字元凯,著有《春秋经传集解》。

〔11〕潘岳:字安仁,西晋诗人。写过《家风诗》。

〔12〕陆机:字士衡,西晋诗人。写过《祖德赋》、《述先赋》等。

〔13〕二毛:指黑、白头发相间,喻年已半老。

〔14〕藐:远。流离:转徙流亡不得其所。暮齿:晚年。

〔15〕《燕歌》:王褒在梁时曾作过《燕歌行》,抒写关塞寒苦,梁元帝、庾信等人都有和诗。

〔16〕“楚老”二句:《列子·周穆王》载:有一燕人生于燕而长于楚,年迈归国后,见到祖居祖坟等,潸然而泣,悲不自胜。

〔17〕“畏南山”二句:《列女传·贤明传》载:南山有一玄豹,为保护自己的皮毛,雾雨天不外出觅食。作者引此典说明自己本想避害全身,但最终还是奉使来到长安。秦庭:指长安。

〔18〕“让东海”二句: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载:战国时齐太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,篡齐自立。这里暗指北周取代西魏之事。遂餐周粟: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载:伯夷、叔齐反对武王伐纣。武王灭商后,他们二人隐居首阳山,不食周粟,最终饿死。

〔19〕“下亭”句:《后汉书·独行传》载:孔嵩应辟赴京师,宿于下亭,其马被盗。后知为孔嵩,盗者又将马复还。高桥:在苏州阊门内。东汉时吴郡大姓皋伯通往此桥边,梁鸿穷困时曾为皋家帮佣,住皋家庑下。

〔20〕楚歌:项羽被围垓下,夜闻汉军四面楚歌。羽知大势已去,遂与虞姬饮帐中,唱歌一曲。

〔21〕“鲁酒”句:许慎《淮南子注》云:楚国大会诸侯,鲁、赵都欲进酒于楚,鲁酒薄而赵酒厚,酒吏向赵索酒不如愿,就故意对换,使楚王认为赵酒薄,派兵围邯郸。

〔22〕将军:指东汉人冯异。冯异在别人争功时,常倚大树不言己功,被人称为“大树将军”。见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。

〔23〕壮士:指荆轲。荆轲赴秦,燕太子为他送行,荆轲与众人在易水河告别,并作歌一首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
〔24〕“荆璧”二句:《史记·蔺相如传》载:秦王欲以十五城换赵王的和氏璧,蔺相如持璧入秦,秦王无意偿赵城,蔺相如持璧睨柱,说要以头与璧俱碎。

〔25〕“载书”二句:《史记·平原君传》载:赵平原君与楚王会盟,从早晨谈到中午倘未能达成盟约,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按剑上阶,说服楚王,当即捧铜盘请双方歃血为盟。载书:盟书。

〔26〕“钟仪”二句:钟仪为楚国乐官,被郑人俘获交与晋国,在晋国被囚两年,但钟仪不忘故国,一直戴着楚国的帽子,弹奏楚的乐曲。见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。

〔27〕“季孙”二句:季孙,名如意,为春秋时鲁国大夫,随鲁君参加平丘之盟。晋侯不许鲁盟,并把季孙扣留在西河(今陕西省东部)。行人:外交官员。事见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

〔28〕“申包胥”二句:申包胥为春秋时楚国大夫。楚国都城被吴人攻占后,申包胥到秦求救,秦不出兵,申包胥哭了七天,秦哀公为之感动,答应发兵。申包胥叩头九个表示感谢。事见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。

〔29〕“蔡威公”二句:《说苑·权谋》载:春秋时,蔡威公知其国将亡,闭门哭了三日三夜,泪尽继之以血。

〔30〕钓台:地名,在武昌。东晋陶侃镇守武昌,在钓台练兵,并命诸军营广种柳树。玉关:即玉门关,在今甘肃省敦煌西。

〔31〕华亭:地名,在今上海市松江县,是陆机的故乡。河桥:在今河南省孟县。《晋书·陆机传》载:吴亡后,陆机入晋事成都王颖,带兵讨长沙王,战于河桥,兵败,被成都王所杀。临刑前叹息道:“欲闻华亭鹤唳,可复得乎。”

〔32〕孙策:字伯符,孙权之兄,是吴国基业的开创者。古代以五百人为一旅。

〔33〕项籍:即项羽。项羽起兵时,只带领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,后来成为西楚霸王。

〔34〕芟(shān):割草。

〔35〕江淮:长江、淮河。涯岸:河岸。亭壁:营垒。藩篱:竹木编制的屏障。此二句言:梁空有江河之险,防御工事尚不如一道篱笆坚固。

〔36〕头会箕敛:古代官府收谷,派人到农民家,按人头数出谷,用簸箕敛聚。合纵缔交:战国时六国联合起来以抗秦。

〔37〕耰(yōu):碎土用的农具。棘:一种兵器。矜:矛的柄。

〔38〕江表:指长江以南地区。王气:帝王之气。三百年:自孙吴建都金陵,经东晋,宋、齐、梁共近三百年。

〔39〕六合:天地四方,此指天下。轵道:在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,是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的地方。

〔40〕混一车书:秦并六国后,使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。这里指晋武帝统一中国。平阳:在今山西省临汾县。晋怀帝、晋愍帝均在此地被刘聪所杀。

〔41〕山岳崩颓:喻国家灭亡。

〔42〕迭代:更替。故:指旧朝代。

〔43〕星汉:天河。槎:木筏。古代传说,大海与天河相通,有人乘槎浮海至天河,并与牛郎织女在天上交谈。

〔44〕蓬莱:传说中的海上仙山,人无法靠近。

〔45〕“穷者”二句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何休注: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。”

〔46〕陆士衡:陆机。《晋书·陆机传》:陆机刚到洛阳,想写《三都赋》,后闻左思正在写,不禁抚手大笑,并认为左思的《三都赋》只配用来盖酒瓮。但当看到作品后,却非常佩服。

〔47〕张平子:张衡字平子。据传张衡看到班固的《两都赋》后,很不以为然,又重作《二京赋》

〔48〕“我之”二句:庾氏祖先在周为掌庾(仓库)之官,因为世代以此为职,所以得到庾姓。

〔49〕经邦佐汉:辅佐汉朝治国。用:因。论道:讲论治道。

〔50〕禀:秉赋。嵩华:指嵩山与华山。庾氏世居河南,所以有此言。河洛:指黄河与洛水。

〔51〕负洛:背靠洛水。重世:累世。晏安:安逸。

〔52〕逮:至。永嘉:晋怀帝年号(307—313)。艰虞:艰困忧患,中原乏主:永嘉之乱迫使晋朝南迁,中原地区不为晋所主宰。

〔53〕“民枕”二句:言战乱使寇盗横行,民不聊生。豺虎:指兵匪。

〔54〕五马:指琅琊王睿,彭城王绎,西阳王羕,汝南王祐,南顿王宗。《晋书·元帝纪》载:晋惠帝太安年间,有童谣言:“五马浮渡江,一马化为龙。”三星:指岁星、荧惑、太白。《晋书·天文志》载:永嘉六年三月,三星聚于牵牛星与织女星之间,占星者认为此主晋室东迁。

〔55〕凌江:渡过长江。晋渡江后,在金陵建都。播迁:迁徙。吾祖:作者的八世祖庾滔当时亦随晋室东渡。

〔56〕赐田、胙土:都是皇帝对功臣的封赏,赐给土地。胙:本为祭肉,这里为封赏之义。晋过江后,庾滔被封遂昌侯,居江陵。

〔57〕诛茅:除去茅草。宋玉:战国时楚国辞赋家。穿径:开辟道路。临江之府:汉代临江王共敖的府第在江陵。

〔58〕水木交运:指宋、齐兴替。南朝宋以水德王,齐以木德王。山川崩竭:喻改朝换代,天下多乱。

〔59〕“家有”二句:言庾氏家族中人在宋齐两朝,多能奉行直道,保全名节。

〔60〕纯深:指孝悌而言。义烈:忠义刚烈。

〔61〕生祠之庙:庾家的祠庙。胡书:蝌蚪文。碣:墓啤。

〔62〕阶庭空谷:门庭无人,如同空谷。蒲轮:用蒲草缠裹车轮,使其不颠簸。这是古代征聘年高贤士的礼仪。

〔63〕移谈讲树:《三国志·方伎传》注引《管辂别传》:管辂与裴使君初相见,清谈终日。时天气暑热,二人把坐床移到庭树下,一直谈到鸡鸣。就简书筠:古人在竹简上写字著书。筠:竹皮。

〔64〕“降生”二句:言自己的父亲庾肩吾降生在一个世有贤德的家庭,又是一位忠臣。

〔65〕文词:指庾肩吾的文章。甲观:汉成帝为太子时住的地方,在此作太子宫的代称。漳滨:漳水之宾。漳水与沮水汇合后经江陵入长江。

〔66〕有道:有道之君的省称。无凤:没有凤鸟出现,没有凤鸟出现,意谓简文帝处于乱世,不见祥瑞。非时:不是时候。 麟:古人以为祥兽,是贤人的象征,乱世不应出现。这里以麟喻其父。

〔67〕奸回:邪恶。奰(bèi)逆:积愤作乱。在此指侯景之乱。仁人:指作者的父亲。

〔68〕王子:周灵王的太子晋。太子晋自幼聪明,十五岁时就很有才学,游于伊、洛之间。 兰成:作者的小名。 射策:应考。此二句言:像太子晋十五岁游伊、洛,自己在同一年龄也出来应考。

〔69〕含香:汉桓帝时,尚书郎刁存口臭,被令奏事时须口含鸡舌香,从此尚书郎奏事含香成为规定。建礼:即建礼门,郎官值班的地方。崇贤:梁朝太子宫的宫门。

〔70〕洊雷:《易·震卦》的卦象,象征长子,这里指太子。讲肆。读书的地方。齿:排列。明离:《易·离卦》的卦象,象征光明。胄:胄子,指太子。

〔71〕蠡(lí):水瓢。酌海:量海水。此二句言自己才知短浅。

〔72〕“方塘”二句:写太子宫圃风景,池塘水明净宜于垂钓。

〔73〕戎韬:军事韬略。武帐:讨论军事及发号施令的地方。文弦:指琴。

〔74〕解悬通籍:记名于门籍,出入宫门时以便查对。崇文会武:身兼文武官职。庾信任东宫学士,又领直春宫兵马,所以有此言。

〔75〕笠毂:兵车。兰池:汉代宫观名。典午:隐指司马之官。典,司也。午属马。

〔76〕江汉之君:指湘东王绎,后来的梁元帝。拭玉:擦拭圭玉,是使节往来中的一种礼仪,这里代指出使。西河:地名,这里作东魏代称。大同十一年,庾信曾出使东魏。

〔77〕冠盖:里名。汉宣帝时,襄阳到宜城百余里,有豪富巨宦数十家,冠盖掩映,故称冠盖里。邹鲁:为孔、孟故乡、盛行文教礼乐。

〔78〕茂苑:吴国的苑囿。海陵:地名,在今江苏泰州。横塘: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。

〔79〕鞭石成桥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始皇东巡,立石于东海上朐界,作为秦国的东门。又《三齐略记》:始皇作石桥于海上,有神驱石下海,石行不快则以鞭抽之,石皆流血。铸铜为柱:东汉马援南征,树立铜柱于象林南,作为汉朝南界。

〔80〕“桔则”二句:言物产丰富,家家富足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蜀、汉、江陵之人家种橘千株,则其人之富与千户侯等。渭川人家种千树竹,亦富如此。

〔81〕赆:赠送礼品。琛:美玉,这里作为动词。浮玉,没羽:都是外国的珍奇之物。

〔82〕(yú):歌。艳:乐曲的引子。

〔83〕江表:江南,指梁朝。

〔84〕王歙:为王昭君的侄子,封和妾侯,数次出使匈奴。班超:东汉名将,封定远侯。

〔85〕马武:东汉初将领,请光武帝派兵进击匈奴,未被准许。从此诸将不言兵事。冯唐:西汉文帝时人,文帝曾向冯唐问询谁可任将帅,所答中肯。

〔86〕然:昏暗貌。江湖潜沸:喻隐伏危机。

〔87〕渔阳:在今北京密云县西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秦二世元年,发闾左贫民戍守渔阳,逾期便斩,陈涉、吴广等遂于大泽乡起义抗秦。离石:今山西省离石县。西晋末,匈奴人刘渊在离石起兵叛晋,渊为将兵都尉。

〔88〕“设重云”二句:重云:殿名。梁武帝曾在此殿讲述佛经。又开士林之馆,请文学之士前来讲学。

〔89〕劫烬之灰:《搜神记》十三卷:汉武帝开凿昆明池,挖至深处都是灰烬。至东汉明帝时,有西域僧人来洛阳,解释说那是天地经过大劫而烧剩下的灰。常星:恒星。据传说,释迦牟尼降生的那夜,天空不见恒星。

〔90〕鱼齿:山名,在今河南省境内。兽角:比喻城的形状。此二句言:鱼齿山下,一片平地,没有防御工事;城墙倾危,亦不整修。

〔91〕刁斗:古代行军时炊事用具,晚上用来敲打巡夜。此句言:把刁斗藏于荥阳仓库中。绊:拴。龙媒:骏马名。平乐:汉代馆名,在洛阳。

〔92〕宰衡:指宰相。缙绅:指士大夫。清谈:清虚而不切实际的议论。庙略:朝廷的军国政策。

〔93〕渍:浸于水中。胶船:用胶粘合的船。驭:驾驭。朽索:腐坏了的绳索。

〔94〕小人:指平民。君子:上层人物。猿鹤:《抱朴子·释滞》:周穆王南征,军中的官兵死后,君子化成猿鹤,小人变为虫沙。

〔95〕敝笚:破竹席。阿胶:一种驴皮胶,可澄清水中的渣滓。

〔96〕鲂鱼:又称鳊鱼,据说:鲂鱼疲劳了,尾就变成了红色。四郊多垒:四郊筑有防御工事,形容战事危机。

〔97〕狎:亲昵戏乐。江鸥:水鸟。雉:野鸡。

〔98〕湛卢:宝剑名。《越绝书·外传·宝剑记》:楚昭王得到吴王的湛卢剑,风胡子说:“今吴王无道,故湛卢去国。”艅緌:春秋时吴王的坐船,后被楚国得到。

〔99〕“见被发”二句: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周平王东迁,辛有到伊川,见有人披发野祭。辛有说:“不到一百年,这里就会变成戎人居住的地方。”后秦、晋二国果然把陆浑之戎迁到伊川(今河南省洛河流域)。

〔100〕奸逆:指侯景。游魂:似鬼魂般动迁不定。侯景本属北魏军吏,先降东魏,继而叛降西魏。再降梁,复又叛。放命:放弃成命,指放荡妄为。

〔101〕鲵:古说为雌鲸。枭、獍:食母之鸟曰枭。食母之兽曰獍。

〔102〕“负其”二句:侯景出于匈奴族。匈奴以放牧羊牛为生,羊牛以水草为食。

〔103〕玉烛:四季气候调和,如玉润烛明。璿玑:古代观察天文的仪器。

〔104〕羁縻:马络、牛缰之类。喻控制。此句连上句言:侯景初降时,梁朝太平无事,想笼络控制他。

〔105〕琉璃之酒:结盟时用羹匙搅拌过的酒。

〔106〕胡柯:异国特产。鸟卵:即驼鸟卵,也是异国的特产。大夏,条枝:均为西域国家。这二句写梁朝上下看到这些东西,觉得新奇,以此比喻侯景初降是一动人听闻的事。

〔107〕密厉:暗藏凶残。虺(huǐ):毒蛇。潜吹:暗中散毒。

〔108〕“轻九鼎”二句:夏禹所铸,是夏商周的传国之宝。春秋时期,楚庄王觊觎王位,曾问鼎之轻重。后便以“问鼎”代称垂涎王位。三川:指伊水,洛水,黄河。

〔109〕王子:指梁武帝的养子临贺王。召戎:把侯景勾引进来。奸臣:指侯景。介胄:穿上铠甲,喻掌兵。

〔110〕“既官政”二句:侯景曾推临贺王为天子,景自为丞相。台城陷,降临贺王为大司马。临贺王密约鄱阳王发兵相助,事泄漏,侯景杀临贺王。官政:指为天子事。离逿:疏远。师言:指密约发兵事。

〔111〕“望廷尉”二句:廷尉是掌刑狱之司。逋囚:逃犯,指侯景。晋时,苏峻谋反,诏书征峻。峻曰:“台下云我反;反,岂得活耶?我宁山头望廷尉,不能廷尉望山头。”

〔112〕狄泉: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。据《晋书·五行志》载:晋永嘉年间,狄泉出现两只鹅,苍者飞去,白者不能飞。时人认为这是胡人得势的兆头,后果有刘渊之乱。横江:在今安徽省和县。侯景曾被东魏击败于涡阳,犹如困兽,因投降梁朝,才得以复起。

〔113〕石鼓鸣山:有兵事战乱的预兆。金精:即太白星。古人认为太白星进入昂宿,便会出现兵灾。

〔114〕北阙:代指梁朝京都。东陵:即建陵,为梁武帝之父的墓。在今江苏省丹阳。龙吟麟斗:都是当时传说的怪事,也是兵祸的先兆。

〔115〕桀黠:不驯良而狡黠的人。横扇:发动叛乱。冯陵:蹂躏。畿甸:京都附近。

〔116〕狼望、卢山:均为地名,为匈奴占据。黄图:王朝建都之处。赤县:指中原。

〔117〕“青袍”二句:指侯景乱兵很多。据《南史·侯景传》载:大同年间有童谣说:“青丝白马寿阳来。”侯景为应童谣,于是骑乘白马,青丝为辔,并命兵卒著青袍。

〔118〕天子:指梁武帝。履端:一年的第一天。梁武帝为侯景围困,自太清三年正月不能临朝。单于:本为匈奴王的称号,此指侯景。高宴:大设酒宴。

〔119〕两观:宫门的双阙。此二句言:战事已漫延到皇宫附近。

〔120〕“白虹贯日”二句:言梁武帝遭遇不测。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聂政之刺韩隗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苍鹰击于殿上。”

〔121〕夏台:地名,传说商汤曾被夏桀囚于此。尧城:传说是唐尧被囚之地。这里指梁武帝被侯景囚死于台城之事。

〔122〕官守:此处指梁朝群臣。干戚:盾牌与大斧。在此喻武将。戎:指侯景。

〔123〕“陶侃”二句:陶侃争米船,顾荣摇羽扇,都是东晋时期与平定叛乱相关的故事。作者引用上述历史故事,并加上“空”、“虚”二字,在于说明梁朝的将领不能像陶侃、顾荣那样去平定叛乱,护卫朝廷。

〔124〕绥:退却,指败军。长围:侯景曾修筑很长的防线,围困台城,使援军不能入救。

〔125〕烽:烽火。古时战事告急,举烽求援。书:书信。鸢(yuān):纸鸢(风筝)。当时梁武帝曾在城中放出纸鸢,附系告急书信,但也被侯景发现射落。

〔126〕韩、赵:均为战国时的国名。此二句言梁室在外诸藩王,内部分裂,亦被叛军打的七零八落。

〔127〕班马:分离散去之马。此二句形容梁军残败之形状。

〔128〕婴城:闭门守城。卷舌:缄默不言。

〔129〕昆阳:地名,在今河南省叶县附近。据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公元二十三年,光武帝与王莽主力在昆阳决战,王莽军中有象助战,但最终还是被汉军打败,象也纷纷逃入树林。常山之阵:古阵法,首尾呼应如常山蛇。蛇奔穴:喻不能救应。

〔130〕五郡、三州:都是梁宗室分封之地。

〔131〕护军:指韦粲。他曾领兵救援,被侯景打败,全家殉难,后被追封为护军将军。三世为将:韦粲的祖父韦叡,父亲韦放都是梁朝的将领。

〔132〕“济阳”四句:据《梁书·江子一传》:台城被围,江子一及其弟子四、子五率百余人出战,子一身先士卒,从者不敢跟进,江子一兄弟三人战死。江子一为济阳考城(今河南省民权县北)人。

〔133〕狄人:指侯景。元:头颅。据《南史·江子一传》:子一死后,侯景钦佩其忠勇,将子一遗体送还梁朝。

〔134〕云梯:用于攻城的梯子。

〔135〕齐将闭壁:战国时燕兵破齐,田单坚守即墨城不降。闭壁:守城。燕师卧墙:十六国时,后燕慕容垂攻北魏,中途卧病,舆马过平城,筑燕昌城而还。人之云亡:指羊侃之死。羊侃病死不久,台城即被叛军攻陷。

〔136〕申子:梁将柳仲礼的小名。韦粲阵亡后,申子被推为大都督,率军抗敌。咆勃:怒气勃发。元戎:主帅。

〔137〕胄落鱼门:此言申子亦战败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邾军获鲁僖公头盔,挂在鱼门(邾国的城门)上。屡犯通中:谓申子多次受重伤。通中:穿透身体的重伤。刮骨:以关羽刮骨疗毒之事,喻申子伤势严重。

〔138〕夭枉:半途而废。史载:申子受伤后,不敢再与侯景交锋,后又失节投降。

〔139〕隼:一种鹰。:小鸟。此二言:有的像小鸟披上了鹰的翅膀,有的像狐假虎威,只能吓人。

〔140〕镝:箭头。脂膏:脂肪,在此用作动作。

〔141〕虏:指侯景及其叛军。

〔142〕唳:鸟鸣叫。《晋书·谢玄传》:前秦苻坚攻伐东晋,在淝水被打败。仓皇逃命中听到风声鹤鸣都以为是追兵赶来。胡笳:乐器名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刘琨被胡兵围于晋阳,窘迫无计,乘月上楼奏胡笳,敌军闻之流涕,弃城而去。

〔143〕神亭:地名,在今江苏省金坛县附近。三国时期孙策与太史慈曾战于此。太史慈的戟被夺,后又投降了孙策。横江:地名,在今安徽省和县东。三国时期孙策在横江与刘繇一战中受伤并弃马而逃。

〔144〕钜鹿:地名,在今河北平乡。项羽与秦军主力曾在此决战。沙崩:形容军队的溃败。长平:赵地。战国时,秦与赵军决战于此,战斗最激烈时,屋瓦为震动。

〔145〕桂林:三国吴有桂林苑,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长洲:汉有长洲苑,在今江苏苏州。

〔146〕黩(chěn dú):昏暗貌。

〔147〕离:隔。

〔148〕晋郑:均是周的同姓国,周王室东迁,晋、郑曾派兵护卫。靡依:谓梁室诸王没一个可依靠。鲁卫:亦都是周的同姓国。

〔149〕“竞动”二句:言内部纷争达到天翻地覆的程度。

〔150〕鷇(ɡòu):雏鸟。战国时,赵武灵亡王被公子成围在宫中,没有食物,只好“探雀鷇而食之。”熊蹯:熊掌。春秋时楚成王被儿子逼死前,请求吃一顿熊掌再死,其子不应,成王只好自杀。

〔151〕车侧郭门:春秋时,崔杼杀齐庄公,草草葬于北郭。这里指侯景杀梁简文帝。车:丧车。侧:草草掩埋。筋悬庙屋:战国时,齐湣公被淖齿杀死后,抽筋吊在庙屋上。此句亦指梁武帝,简文帝被杀。

〔152〕曹社:曹国的宫社。春秋时,曹国有人夜梦有一伙人在国社外商议灭曹之事,后来曹果然被宋所灭。秦庭之哭:用楚申包胥到秦国救求兵之事,已见前注。

〔153〕假:凭借。玺:帝王的印。关塞:关口。称使者之酬对:沿途遇到盘问,托言奉使出国。

〔154〕鄂坂:武昌。讥嫌:稽查嫌疑旅客。谓自己受到嫌疑。耏(ér)门:春秋时宋国的耏班立了战功,宋君赐他在一个城门口征税的权力,此门便称为耏门。

〔155〕“乘白马”二句:白马,青骡都是传说中神仙所乘之骑,作者借此以喻行路之难。

〔156〕扁舟:小舟。

〔157〕彼:指侯景及其部卒。锯牙而钩爪:喻凶残。习流:练习水战。

〔158〕青龙,飞燕:均为战船名。

〔159〕张辽:曹操手下大将。史书无张辽参加赤壁之战的记载,此处为虚用作比。王濬:西晋将领,曾统帅水军从西蜀东下灭吴。

〔160〕“乍风惊”二句:据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载:侯景攻巴陵,掷火烧水栅,风势不利,被迫败退。

〔161〕黄盖:东吴将领,在赤壁之战中受伤落水,呼喊韩当,韩当辩出其声,救起了他。杜侯:指杜畿。三国时魏仆射杜畿奉命造楼船,试船时遇大风,与诸葛诞俱落水中,军士来救,诸葛诞说:“先救杜侯。”

〔162〕黄鹤:即黄鹤矶,与下句中的鹦鹉洲都是武昌附近的地名。

〔163〕湘汉:湘水与汉水。斗牛:星名。为扬州的分野。

〔164〕阴陵:地名,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。项羽垓下突围后曾于此迷失方向。钓台:地名,在今湖北武汉长江边。趣:通趋。

〔165〕舣:停船靠岸。乌江:在今安徽和县东。项羽自刎处。

〔166〕雷池、鹊陵:都是安徽省长江边的地名。栅浦:江边立栅,防止偷渡。焚戍:烧毁的哨所。

〔167〕荆衡:荆山与衡山。杞梓:两种良木名。庶:庶几。

〔168〕淮海维杨:指长江下游地区。

〔169〕漂渚:漂洗丝絮的水边。韩信穷困时,曾向漂母乞食。托芦中:春秋时伍子胥逃出楚国后,曾藏于芦苇丛中。

〔170〕届:到。七泽:古代楚国有云梦等七泽。

〔171〕天保:上天的保佑。殷忧:深切的忧虑。

〔172〕危行:高洁正直的行为。禄仕:指做官。

〔173〕“谬掌卫”二句:指自己在江陵被任为御史中丞,转右卫将军。谬:荒谬。尸:空占其位。

〔174〕龙门: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。是司马迁的诞生地。辞亲:送终。司马迁的父亲临死,司马迁曾赶回河洛见父。庾信认为自己的身世与司马迁相似。

〔175〕遗训:指先辈临终的遗言。受成书句: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前曾嘱他说:“余死,汝必为太史;为太史,无忘吾所欲论著矣。”

〔176〕梁山:即《梁山操》,据说是曾子想念父亲所作的琴曲。枯鱼:干鱼。《韩诗外传》:“枯鱼衔索,几何不蠹?二亲之寿,忽如过隙。”意思是说穿系干鱼的绳很快会生虫腐坏,父亲的寿命也极短暂。

〔177〕欹斜:弯曲。蓬藋:野草名。

〔178〕杜若:一种香草名,芦苇之单衣:三国时,东吴诸葛恪被权臣杀害,用芦席裹身投葬。

〔179〕西楚霸王:指项羽。繁阳:地名,在今河南新蔡县北。

〔180〕鏖(áo)兵:激战。金匮、玉堂:都是帝王典藏文物的地方。这里是说皇帝亲自指挥军事。

〔181〕苍鹰、赤雀:均为战船名。沉白马:古时盟誓或祭祀用白马作牺牲,这里指誓师仪式。负黄龙:传说大禹南巡渡江,有黄龙负舟。

〔182〕戎车:战车。石城:即石头城,建康的别称。淮泗:指秦淮河。

〔183〕郑伯前驱:春秋时,楚灵王会诸侯,鲁、卫、曹等国君不至,唯郑伯提前等候在会盟地。荀:鲁襄公十一年,诸侯伐郑、齐、宋等国军队先列,但作为盟主的晋国统帅荀至天黑才赶到。

〔184〕剖巢熏穴:本为猎取野生动物的方法,此指讨伐侯景的军事行动。魑、魅:并为鬼怪。此指侯景及其叛军。

〔185〕“长狄”句:《左传·文公十一年》:鲁国军队俘获鄋瞒国君长狄侨如,并杀了他,把其头埋在子驹之门下。边蚩尤句:传说黄帝伐蚩尤于涿鹿,杀之于冀州原野。

〔186〕燃腹为灯:汉末董卓被杀后,暴尸于街,卓肥胖,人们在其肚上点灯。饮头为器:战国时赵襄子杀智伯,并把其头颅漆成饮器。此两比喻侯景被处死。

〔187〕直虹、长星:两种天象,均为不祥之兆。

〔188〕殄瘁:残败枯萎貌。

〔189〕博望:汉有博望苑,为卫太子交接宾客之所。玄圃:梁有玄辅园。

〔190〕榭:高台上的房子。

〔191〕玉女窗扉:刻有仙女的窗扇。此句言作工精巧的窗户上成了倚弓的地方。凤凰楼: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的楼。借指宫中华贵的建筑。

〔192〕仁寿:晋朝的一座殿,此殿前有一块大铜方镜。茂陵:汉武帝陵墓。汉武帝遗诏,以杂书三十卷置棺中为殓。

〔193〕立德立言:树立德行、言论,以传世不朽。寅亮:恭敬信奉。系表:世欲之外。河上:指河上公,不知其姓名,因其住在河边,故被称为河上公,曾注《老子》,为汉文帝所推重。以上四句是赞美梁简文帝的话。

〔194〕“更不”二句:为悼梁简文帝之辞。浮丘:指浮丘公,传说中的仙人。据说周灵王的太子晋登仙,接他去的就是浮丘公。师旷:春秋时晋国的乐师。相传师旷见到太子晋时曾嘱他三年不要说话,但没到三年,太子晋就死了。

〔195〕“以爱子”二句:曹操临死,把所爱的小儿子托付给几个大儿子,并嘱他们要常登铜雀台眺望自己的陵墓。西陵:曹操墓。

〔196〕北阙之兵:卫尉听统领的宫中卫兵。云台:汉代宫中存储兵器的地方。仗:兵器。

〔197〕司徒:指王僧辩。王僧辩以讨侯景功,进官镇卫将军、司徒。表里经纶:筹划治理国家内外大事。狐偃:春秋时晋国大夫,曾劝晋文公支持出奔在外的周襄王复位。

〔198〕琱戈:刻有花纹的戈。霸王:指梁元帝。王僧辩曾戎服见元帝,请讨侯景。问:问罪。贼臣:指侯景。

〔199〕杜元凯:即杜预,已见前注:温太真:温峤字太真,东晋时与陶侃等共同平息了苏竣之乱。

〔200〕全节:地名,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。为戾太子的自杀处。枉人:山名,在河南北部,据传是商纣杀比干的地方。

〔201〕“南阳校书”句:旧注引越大夫被勾践赐死之事,这与“校书”不合,疑别有典。上蔡:即今河南上蔡县。此句用李斯故事。李斯父子为赵高所害,临刑前对儿子说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以上二句伤悼王僧辩被害。

〔202〕镇北:指邵陵王萧纶,萧纶曾为扬州刺史,扬州在北,故称“镇北”,负誉:有名望。

〔203〕风飙:风度。

〔204〕“水神”二句:用的是秦始皇射蛟和鞭石的故事,喻邵陵王急躁易怒,意气太盛,因而遭人暗算。

〔205〕“是以”四句:伤萧纶及其子萧坚、萧确之死。蛰熊伤马:萧纶乘马至钟山,有伏熊咬伤其马。浮蛟沉船:邵陵王带兵伐侯景时曾于江中沉船。才子:有才能的人,指邵陵王。并命:一同死去。俱非百命:都不长寿

〔206〕中宗:指梁元帝。夷凶靖乱:平定叛乱。

〔207〕去代邸而承基:汉文帝原为代王,后到京都继承皇位。这里用来比喻梁元帝从湘东王即位。唐:指唐尧。传说尧的哥哥挚为帝,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,后禅位给放勋,是为唐尧。梁元帝继简文帝之位,也是兄弟相承。

〔208〕反旧章:恢复以前的典章制度。司隶:司隶校尉的简称。汉光武帝起兵之初曾为司隶校尉。正始: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。

〔209〕沉猜:猜忌自负。这句指责梁元帝性情多疑,做了皇帝后更逞其所欲。藏疾:指统治者的阴暗面。自矜:自负。

〔210〕“齐交”二句:指梁与北齐屡有战争,同时又受到西魏进逼。

〔211〕背关而怀楚:项羽入关后,又留恋故乡,于是离开关中回到西楚(今江苏徐州一带)。作者以此喻元帝舍不得江陵到建康去,和项羽一样失策。端委:古代礼服,此处指礼让。开吴:吴国的始祖太伯是因礼让兄弟(文王)才远赴吴地开创基业的。

〔212〕绿林:在湖北当阳。西汉末年。王凤等在绿林起兵讨王莽。骊山叛徒:指秦末英布率骊山刑徒事归项羽。

〔213〕梁溠:在溠河(在今湖北随州西北)上架桥。蒐乘:阅兵。巴渝:这里泛指骁勇的军队。

〔214〕淫昏之鬼:邪恶昏乱的鬼神。厌劾之符:咒符。

〔215〕荆门:梁武陵王受戮的地方。禀延之戮: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载:郑庄公之弟太叔段在其封地禀延扩充军力,被郑庄公击败,梁武陵王与兄争位,有似于此。逵泉之诛: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载:鲁国的成季用毒酒,将其兄逼杀于逵泉。现在梁元帝也在夏口逼杀了邵陵王。

〔216〕蔑:不能。弯弧:弯弓,指互相残杀。

〔217〕肉食:指高官厚禄者。《论都》:东汉初年,杜笃认为关中比洛阳好,上《论都赋》,劝光武帝都长安。

〔218〕五难: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取国有五难,即有宠无人、有人无主、有主无谋、有谋无民、有民无德。二端:指文、武。

〔219〕“登阳城”二句:阳城、砥柱都是古人认为的危险处。这里指梁元帝身处险境,还不自觉。

〔220〕实志勇而形残:指梁元帝虽有志向,可无力实行。

〔221〕“但坐”二句:指侯景反叛时,梁元帝按兵不动,坐观时变。简文帝死后,他出兵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救兄弟之难。

〔222〕“地惟”二句:言梁元帝所辖疆域十分狭小。

〔223〕黩:轻慢,不敬。寒:冻结。

〔224〕冤禽:指精卫乌。古代神话讲:炎帝之女游东海而溺死,化为精卫,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。愚叟:即愚公。愚公移山故事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

〔225〕沴气:灾气。妖精:妖星。

〔226〕“赤乌”句: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楚国有人见日旁有云如赤乌,夹日而飞三天。围轸:围聚于轸宿(星)。

〔227〕亡吴:指春秋时越灭吴。入郢:指春秋时吴攻入楚郢都之事。亡吴之岁,入郢之年当时都有人预言过。

〔228〕周含郑怒:用春秋初周、郑交恶之事。楚结秦怨:用战国时楚怀王与秦国结怨之事。此二句喻西魏进攻江陵。

〔229〕南风不竞:春秋时晋、楚交战,晋乐师言:“南风不竞,多死声,楚必无功。”西邻:指西魏。责言:指西魏兴师攻梁。

〔230〕梯冲:指云梯,冲车等攻城器械。冀:冀州,泛指北方。云屯:喻盛多。

〔231〕俴车畅毂: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:“小戎俴收。”又“文茵畅毂。”庾信将其熔为一句。俴:浅。畅:长。毂:车轴。雷门:会稽城门。

〔232〕陈仓:地名,在今陕西宝鸡市东。连弩:可以连发的弓。此句用诸葛亮伐魏故事。临晋横船: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:韩信击魏,佯陈船欲渡临晋,而伏兵从夏阳袭安邑,俘魏王豹。临晋:在今陕西省大荔县。

〔233〕人称三户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也。”意思是说楚国的昭、屈、景三姓贵族有决心打败秦国。

〔234〕丽:射中。六麋:春秋时,晋、楚作战,有人发现六只麋鹿,射死一只。九虎:王莽时将军的称号,借以形容威武。

〔235〕“辞洞庭”二句:喻梁朝军队四散奔逃。《楚辞·九歌》:“洞庭波兮木叶下。”又“望涔阳兮极浦。”

〔236〕炽火焚旗:古人认为是出军不利的征兆。贞风害蛊:《易经》中的卦象。是君主被禽之兆。

〔237〕“乃使”二句:指梁元帝无奈出降。玉轴:指典籍,六朝书籍为卷轴式。龙文:指剑。据《南史·梁本纪》载:梁元帝出降前,聚书十余万卷,毁于一炬。出降时,抽剑砍断门柱。

〔238〕下江:长江下游,这里指江陵以下。长林:今湖北荆门。

〔239〕拑马之秣:用木棍衔住马嘴,不喂草料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围者拑马而秣之,使肥者应客。”烧牛之兵:战国时齐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兵。见《史记·田单传》。

〔240〕章曼支:战国时仇犹国人,他预料国家不保,急忙离去,车毂坏了也不顾。见《韩非子·说林》。宫之奇:春秋时虞国人,谏虞公不要借道给晋人,虞公不听,宫之奇举族而去。

〔241〕河:指滹沱河。汉光武帝受王郎追击,经滹沱河,恰好河面结薄冰一层,但才渡几个人冰就碎了,于是只好驱马强渡。关:指函谷关。战国时齐孟尝君自秦逃去,夜半至函谷关,按例鸡鸣才开关,有一门客学鸡叫,使群鸡皆鸣,关开,孟尝君得以过去。

〔242〕解骨:粉身碎骨。夺声:饮恨无言。

〔243〕章华:楚灵王所建的宫殿。望祭:祭祀本国山川。云梦:指今湖北南部一带。伪游:刘邦用陈平计谋,伪称为云梦之游,会诸侯于陈,诱捕韩信。

〔244〕莫敖:楚官名,此指屈瑕。春秋时楚国屈瑕率军进攻罗国,兵败,屈瑕自缢于荒谷,其他将领被囚于冶父。荒谷、冶父:均是楚地名。

〔245〕硎谷:地名,在骊山,为秦始皇坑儒之处。折拉:敲打。鹰鹯:凶猛之鸟。批:扑打。

〔246〕“冤霜”二句:据《淮南子》载:邹衍忠信,受谗害下狱,衍仰天而哭,至使夏日降霜。《后汉书·耿恭传》:耿恭守边,水源被匈奴断绝,全军陷于困境。当时正值秋七月水涸之时,挖地十五丈深仍不见水,耿恭对井祷拜,泉水涌出。

〔247〕“城崩”二句:《列女传》:齐大夫杞梁殖战死,其妻抚尸恸哭,莒城为之崩塌。又《博物志》:舜南巡死于苍梧山,二妃娥皇、女英泣泪沾竹,竹尽成斑。

〔248〕水毒秦泾:春秋时秦国曾在泾河上游放毒,以阻止晋军。赵陉:指赵国的井陉,是著名的险要之地。

〔249〕亭:设在路边供旅客停息的公房。

〔250〕随:搜捕。蛰燕:藏伏避寒的燕子。逐:跟随。流萤:萤火。

〔251〕水黑、泥青:指黑水与青泥关,都是关中的地名。

〔252〕淄渑:二河流名,均在今山东省境内。两条河流味不同,合在一起则难分辨。

〔253〕陆机:已见上文注。王粲:字仲宣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董卓作乱,王粲从长安到荆州避难。

〔254〕交河:地名,即今新疆吐鲁番。青波:亦地名,即今河南新蔡县。

〔255〕石望夫:武昌有石峰像人形,传说是由一望夫女子化成。山望子:汉武帝有思子台,中山韩夫人有望子陵。

〔256〕才人:楚汉时赵武王的宫女,被许配给了一奴仆。公主:指晋惠帝女清河公主。洛阳之乱,被人掠卖给钱温,备受虐待。

〔257〕“栩阳”二句:栩阳指《栩阳赋》。监江指《监江歌》。两篇作品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著录,今已失传。

〔258〕武威:今甘肃武威,古时为匈奴居地。金微:山名,即今新疆阿尔泰山。

〔259〕班超:东汉名将,镇守西域三十余年,晚年上疏乞归,其中有“但愿生入玉门关”之语。温序:太原人,东汉初年为护羌校尉,死葬洛阳,后托梦给儿子说:“久客思乡里。”

〔260〕李陵:西汉将领。李陵率军战匈奴,兵败降敌,其《赠苏武别》诗云:“双凫相背飞,相远日已长。”苏武:西汉武帝时人,持节出使匈奴,被扣留一十九年才返汉。

〔261〕中否:中衰。金陵之祸始:指梁武帝接受侯景来降。

〔262〕萧墙:指宫内。此二句是说:江陵之亡虽与西魏的进攻有直接关系,但乱子实际上产生于王室内部。

〔263〕拨乱之主:指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元帝。忽焉:很快地走向败亡。中兴之宗:亦谓梁元帝。不祀:宗祀断绝。

〔264〕伯兮叔兮:伯、叔为兄弟排行。犹子:侄子,指萧。

〔265〕“荆山”句:言以玉打鹊,鹊没打着而玉却破碎了。荆山:在今湖北省西北部。隋:今湖北随州,春秋时为姬姓小国。据说隋侯曾救治一条受伤的蛇,后蛇于江中衔大珠报隋侯。

〔266〕鬼火:磷火。平林:地名,在今湖北随州东北。殇魂:无主的鬼魂,这里指战死者。新市:地名,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

〔267〕梁故丰徙:战国时魏迁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西北),从此魏又称梁。秦灭魏,魏王从大梁迁于丰(今江苏丰县)。楚实秦亡:楚国实为秦国所灭。

〔268〕昌:兴起。

〔269〕有妫之后:指陈霸先建立的陈朝。有妫是陈姓的祖先。将育于姜:春秋后期,姜姓齐国政权被田氏篡夺,建立田齐。此句亦喻陈代梁而起。

〔270〕神器:指帝位。让王:让位而不居的帝王,这里指梁元帝子敬帝。梁敬帝本是陈霸先拥立,但不久便让位给陈霸先。

〔271〕“天地”二句:语出《周易·系辞下》,意为:天地有生成万物的恩德,圣人最可贵的东西是王位。

〔272〕用无赖之子弟:指误用侯景。举江东则全弃:指失位丧生,尽弃江东王业。

〔273〕“惜天下”二句:言天下本一统,但由于有人反叛,结果就败亡了。

〔274〕鹑首:星名,为秦的分野。传说天帝喝酒醉,把属于鹑首的地方剪下给了秦穆公。这里喻西魏取江陵。

〔275〕“且夫”二句:言天道有轮回,人事也随之变迁。

〔276〕烈祖:祖先。庾信八世祖庾滔于西晋永嘉时南迁江陵。

〔277〕北迁:回到北方。

〔278〕“提挈”二句:指自己全家羁留长安。

〔279〕契阔:离散。

〔280〕灵光:指汉时的灵光殿。岿然:高大貌。此二句比喻别人都渐渐死去,只剩自己独存。

〔281〕长乐:西汉宫殿。神皋:指京都的土地。宣平:长安城门名。贵里:贵族高官所居住的地方。

〔282〕“渭水”二句:言长安地形之胜。天门:天宫之门。据《三辅黄图》,秦始皇筑咸阳宫,按照天象,在北陵上修殿象征北极天帝住处,引渭水贯穿都城象征天河。地方:地下集市。秦始皇曾于骊山墓下作地市,让死人进行交易,见《辛氏三秦记》。

〔283〕“幕府”二句:指北周达官贵人礼贤下士,对自己很尊敬。汉公孙弘曾封平津侯。

〔284〕金、张、许、史:都是西汉时期最著名的贵族。

〔285〕“岂知”二句: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李广失官家居,一次夜里出猎。回到灞陵亭时,灞陵尉因醉而呵止李广,随行者说是“故李将军”。灞陵尉说:“今将军尚不得夜行,何乃故也。”于是“止广宿亭下”。

〔286〕“咸阳”二句: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:楚太子完被送到秦作人质,楚顷襄王病,太子不得归,于是作《思归歌》,其中有句云:“去千乘之国,作咸阳之布衣。”当时羁留长安的梁朝王子王孙有数人,故庾信有此言。

【赏 析】

最能代表庾信的文学风格与成就的作品,当首推这篇《哀江南赋》。古代的不少批评者也曾对它发表过不少意见,只是其中持否定态度的居多数。人们或对作品的遣词用事进行指责,或联系作品之内容对作者本人加以非难。现在看来,古人对《哀江南赋》及庾信本人的指责和非难是有失偏颇的。

作为一篇文学作品,它首先值得肯定的就是把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里故国之思与身世之叹仿佛如潮水一般奔涌于字里行间,仅就这一点而言,齐梁文人们那些代人言情或无病呻吟的作品便无法与之相比。另外,此赋除具有上述特点外,还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一些反思性批判。作出指出:梁朝全盛之时,“宰衡以干戈为儿戏,缙绅以清淡为庙略,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。”这实际上已部分地揭示了梁朝灭亡的重要原因。然而更为可贵的是,作者的笔锋并未停留于此,而是进一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本人,如梁元帝在国家危急时所持抱的卑鄙心理即是由此赋首先揭示的:“沉猜则方逞其欲,藏疾则自矜于己。”“即言多于忌刻,实志勇而形残。但坐观于时变,本无情于急难。”

从艺术的角度看,《哀江南赋》亦有诸多可称道者。整个赋的内容基本都是用典故来表达的,但很多典故不仅运用的恰当贴切,而且还相当灵活。如“让东海之滨,遂餐周粟。”“钓台移柳,非玉关之可望。”等等即是如此。另外,此赋的那篇序文,历来也广为人们传诵,它不仅对仗工整,音节和谐,而且生动形象,凄婉动人,充分体现了骈体文的长处,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才思和驾驭语言的能力。从骈文的角度考察,此文可称为典范之作。

当然此赋也存在某些不足。由于作者刻意求新,个别地方出现了用语不当的毛病,对此前人已提出过批评,不过这只是白璧微瑕,并不能掩盖此赋的艺术成就。

骈文《园葵赋》

骈文名篇 

风暖凌开,土昌泉动〔1〕。游尘曝日,鸣雉依陇〔2〕。主人拂黄冠,拭藜仗〔3〕,布蔬种,平圻壤〔4〕。通畔修直,膏亩夷敞〔5〕。白茎紫蒂,豚耳鸭掌〔6〕。沟东陌西,行三畦两〔7〕。既区既锄,乃露乃映〔8〕。句萌欲伸,丛芽将放〔9〕。尔乃晨露夕阴,霏云四委〔10〕,沉雷远震,飞雨轻洒,徐未及晞,疾而不靡〔11〕。柔莩爰秀,刚甲以解〔12〕。稚叶萍布,弱阴竟抽〔13〕,萋萋翼翼,沃沃油油〔14〕。下葳蕤而被径,上参差而覆畴〔15〕。承朝阳之丽景,得倾柯之所投〔16〕。仕非鲁相,有不拔之利〔17〕;实惟二仲,无逸马之忧〔18〕。顾堇荼而莫偶,岂苹藻之荐羞〔19〕。

若乃邻老谈稼,女妪归桑〔20〕,拂此苇席,炊彼穄粱〔21〕。甃壶援醢,曲瓢卷浆〔22〕,乃羹乃瀹,堆鼎盈筐〔23〕。甘旨茜脆,柔滑芬芳〔24〕,消淋逐水〔25〕,润骨调肠。于是既饫,彻盘投筋〔26〕,回小人之腹,为君子之虑〔27〕。近观物运,远访师圣。声数后彰,律理前定〔28〕。乌非黔黑,鹤岂浴净〔29〕?彼圆行而方止,固得之于天性〔30〕。伊冬箑而夏裘〔31〕,无双功而并盛。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春风夕来,秋日晨映。独酌南轩〔32〕,拥琴孤听。篇章间作〔33〕,以歌以咏。鱼深沉而鸟高飞,孰知美色之为正?

【注 释】

〔1〕凌:冰室。《礼记》:“天子乃鲜羔开冰。” 昌:指有生之物。《庄子》:“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。”

〔2〕曝日:俗称晒太阳。 雉:鸟名。俗称野鸡。 陇(lǒng):丘垄,田埂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羽非有尺寸,乘势起陇亩之中。”

〔3〕黄冠:《礼记》:“黄冠,草服也。” 藜:茎叶似王芻。兗州蒸为茹,又可为杖。

〔4〕蔬种: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粱者黍稷之种名。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。蔬果之食助谷,各二十,凡为百谷。” 圻(qí):地垠。 壤:柔土。

〔5〕畔:田界。 夷敞:平坦宽阔。应璩《与满公衡书》:“沙场夷敞。”

〔6〕白茎:白色的草木干。 紫蒂:紫色的草木根。 豚耳:草名。马苋之别名。 鸭掌:鸭之脚掌。

〔7〕陌:《风俗通》:“南北曰阡,东西曰陌。”畦:《说文》:“田五十亩曰畦。”

〔8〕区:分。 映:光影。

〔9〕句萌:草木出土时,弯的叫句,直的叫萌。《礼·月令》:季春之月:“句者毕出,萌者尽达。”

〔10〕霏:雨雪貌,《管子》:“云平而雨不密,无委云则速止。” 注:“委如委佩之委。”

〔11〕晞:干。 靡:披靡。

〔12〕莩(fú):芦杆里的白膜,白色,可作笛膜。 甲:孚。万物解孚甲而生。

〔13〕萍布:如萍之分布各处也。

〔14〕萋萋:茂盛貌。 沃沃:壮佼。《诗经·桧风·隰有苌楚》:“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” 油油:和乐貌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三爵而油油以退。”

〔15〕葳蕤:草实垂貌。 参差:不齐。 畴:已耕作的田地。如田畴。也特指麻田。

〔16〕《左传》:“葵犹能卫其足。”杜注:“葵倾叶向日,自蔽其根。”

〔17〕鲁相:《史记·董仲舒传》:“公仪子相鲁,之其家,见织帛,怒而出。其妻食于舍而茹葵。愠而拔其葵曰:‘吾已食禄,又夺园夫工利乎?’”

〔18〕二仲:《三辅决录》记载:“蒋诩,字元卿,舍中三径;惟羊仲、求仲从之游。二仲皆剉廉逃名之士。” 逸马之忧:《列女传》记载:“鲁漆室女曰:‘昔晋客舍吾家系马于园。马佚践吾园葵,使吾终岁不厌葵味。’”

〔19〕堇(jǐn)荼:旱芹与苦菜。 (pín)藻:与藻,皆水草。古人取供祭祀之用。 荐羞:指馔。《周礼·天官·笾人》:“凡祭祀,共其笾,荐羞之实。”注:“未食未饮曰荐,既食既饮曰羞。”

〔20〕妪(yù):老年妇女。

〔21〕拂:除去。 穄(jì):禾属。似黍而不黏。也叫糜子。

〔22〕甃(zhòu):井甓。 醢:肉酱。 浆:酢浆。一曰水米相将。

〔23〕瀹(yuè):以汤煮物。 盈筐:满筐。

〔24〕甘旨:美味。 茜(qiàn):草名。即茜草。

〔25〕淋:病名。也作“痳”。指小便淋沥涩痛。

〔26〕饫(yù):饱。 筯:食具。同“箸”。

〔27〕以上二句:均见潘岳《西征赋》。意为愿以小人之腹,为君子之心餍(yàn)(饱)而已。

〔28〕物运:物体运行。 律:法令。

〔29〕黔:黑色。 《庄子》:“鹄不日浴而白,鸟不日黔而黑。”

〔30〕天性:天之本性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”

〔31〕箑(shà):扇。

〔32〕南轩:南边之屋宇。

〔33〕篇章:文章著作。 间作:班固《两都赋序》:“时时间作。”

【赏 析】

本文似宋元嘉二十一年(444),临川王刘义庆死后,鲍照服竟归田里时所作。赋文多写作者归耕田园闲适的生活与情趣以及田园风光。此与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的《归去来兮辞》有相近之旨。但鲍照的文辞不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,略嫌凝重,这便是鲍照的文风特点。

骈文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

骈文名篇 

盖闻二仪有象〔2〕,显覆载以含生〔3〕;四时无形,潜寒暑以化物〔4〕。是以窥天鉴地,庸愚皆识其端〔5〕;明阴洞阳〔6〕,贤哲罕穷其数〔7〕。然而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,以其有象也;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,以其无形也。故知象显可征〔8〕,虽愚不惑;形潜莫睹,在智犹迷。况乎佛道崇虚〔9〕,乘幽控寂〔10〕,宏济万品〔11〕,典御十方〔12〕。举威灵而无上〔13〕,抑神力而无下。大之则弥于宇宙〔14〕,细之则摄于毫厘〔15〕。无灭无生〔16〕,历千劫而不古〔17〕;若隐若显,运百福而长今。妙道凝玄〔18〕,遵之莫知其际;法流湛寂〔19〕,挹之莫测其源〔20〕。故知蠢蠢凡愚〔21〕,区区庸鄙〔22〕,投其旨趣〔23〕,能无疑惑者哉!然则大教之兴,基乎西土〔24〕,腾汉庭而皎梦〔25〕,照东域而流慈〔26〕。昔者分形分迹之时〔27〕,言未驰而成化〔28〕;当常现常隐之世,民仰德而知遵。及乎晦影归真〔29〕,迁仪越世。金容掩色,不镜三千之光〔30〕,丽象开图,空端四八之相〔31〕。于是微言广被〔32〕,拯含类于三途〔33〕;遗训遐宣〔34〕,导群生于十地〔35〕。然而真教难仰〔36〕,莫能一其指归〔37〕;曲学易遵〔38〕,邪正于焉纷。所以空有之论〔39〕,或习俗而是非;大小之乘〔40〕,乍沿时而隆替。有玄奘法师者〔41〕,法门之领袖也〔42〕。幼怀真敏,早悟三空之心〔43〕;长契神情〔44〕,先苞四忍之行〔45〕。松风水月,未足比其清华〔46〕;仙露明珠〔47〕,讵能方其朗润〔48〕。故以智通无累〔49〕,神测未形,超六尘而迥出〔50〕,只千古而无对〔51〕。凝心内境〔52〕,悲正法之陵迟〔53〕;栖虑玄门〔54〕,慨深文之讹谬〔55〕。思欲分条析理,广彼前闻〔56〕;截伪续真〔57〕,开兹后学。是以翘心净土〔58〕,往游西域〔59〕,乘危远迈,杖策孤征〔60〕。积雪晨飞,途间失地;惊沙夕起,空外迷天。万里山川,拨烟霞而进影;百重寒暑,蹑霜雨而前踪〔61〕。诚重劳轻〔62〕,求深愿达〔63〕,周游西宇〔64〕,十有七年。穷历道邦,询求正教,双林八水〔65〕,味道餐风〔66〕,鹿苑鹫峰〔67〕,瞻奇仰异。承至言于先圣〔68〕,受真教于上贤。探赜妙门〔69〕,精穷奥业〔70〕。一乘五律之道〔71〕,驰骤于心田〔72〕;八藏三箧之文〔73〕,波涛于口海〔74〕。爰自所历之国,总将三藏要文〔75〕,凡六百五十七部,译布中夏〔76〕,宣扬胜业。引慈云于西极〔77〕,注法雨于东垂〔78〕。圣教缺而复全〔79〕,苍生罪而还福。湿火宅之乾焰〔80〕,共拔迷途;朗爱水之昏波〔81〕,同臻彼岸〔82〕。是知恶因业坠〔83〕,善以缘升〔84〕,升坠之端,惟人所托〔85〕。譬夫桂生高岭,云露方得泫其花〔86〕;莲出绿波,飞尘不能污其叶。非莲性自洁,而桂质本贞。良由所附者高,则微物不能累;所凭者净〔87〕,则浊类不能沾。夫以卉木无知〔88〕,犹资善而成善;况乎人伦有识〔89〕,不缘庆而求庆〔90〕。方冀兹经流施〔91〕,将日月而无穷,斯福遐敷〔92〕,与乾坤而永大〔93〕。

【注 释】

〔1〕三藏:佛、道经典总集。佛教以经、律、论为三藏。经为佛所自说,论是经义的解释,律是戒律。圣教:宗教徒各称其教为圣教。《大唐西域记》七《吠舍厘国吠舍厘结集》:“削除谬法,宣明圣教。”本文中的圣教指佛教。该文是唐太宗为玄奘所译和整理的佛经总集所写的序言。其要旨在于肯定玄奘的取法印度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,同时表彰他从印度携回经论,亲自译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。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载:贞观“二十二年春,驾幸玉华宫。六月庚辰,敕追法师赴宫。帝先许作新经序,国务繁剧,未及措意。至此法师重启,方为染翰,少顷而就,名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”。据此此文写于贞观二十二年(648)六月。

〔2〕二仪:指天与地。 象:形状。

〔3〕覆载:天覆地载。 覆,盖。

〔4〕化:使变化。

〔5〕鉴:见。 端:事。

〔6〕明阴洞阳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明阳洞阴”。阴阳:指阴阳二气。古代思想家以阴阳这个概念,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。

〔7〕数:理。

〔8〕征:征信,寻见。

〔9〕佛道:即佛教,世界主要宗教之一。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。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;主张“众生平等”、“有生皆苦”,以涅槃(超脱生死)为理想境界。相传汉明帝时传入我国。 虚:虚空,无形。

〔10〕幽:隐。 控:控制。

〔11〕宏济:广泛救助,使得解脱。 万:极言其多。 品:众。宏济,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弘济”。

〔12〕典:掌管。 御:治理。 十方:佛经称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十方。

〔13〕威灵:神灵。

〔14〕弥:充满。 宇宙:上下四方谓之宇,古往今来谓之宙。

〔15〕摄:敛取。

〔16〕无灭无生:佛教谓万物的实体无生无灭。

〔17〕劫:佛经言天地的形成到毁灭谓之一劫。 古:古老。

〔18〕玄:深奥不容易理解的。

〔19〕法:佛教泛指宇宙之本源、道理、法术。 湛寂:深奥,深寂。

〔20〕挹:吸取。

〔21〕蠢蠢:蠕动貌。 凡愚:平凡无知之人。

〔22〕区区:小。 庸鄙:平凡低劣之人。

〔23〕旨趣:宗旨。 投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校”。此句承上说,对深奥的佛教理论,一般百姓无法理解。

〔24〕大教:指佛教。 西土:印度。 然则:《文苑英华》无“则”字。 兴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典”。

〔25〕“腾汉庭”句:据说汉明帝曾梦见金人光洁灿烂,后使人到西土访求,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。

〔26〕东域:指中国。 流慈:传布慈爱。此句承上言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益处。

〔27〕分形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分流”。形:有质之称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。” 迹:道也。

〔28〕化:习。 当常现常隐之世:《文苑英华》无“当”字。遵:《广弘明集》作“尊”。

〔29〕归真:佛教对人死的别称。《释氏要览》下《送终初亡》:“释氏死谓涅槃、圆寂、归真、归寂、灭度、迁化、顺世,皆一义也。”

〔30〕镜:照。 三千:指“三千大千世界”,佛教语。谓以须弥山为中心,以铁围山为外郭,是一小世界;一千小世界合起来就是小千世界;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中千世界;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大千世界。总称三千大千世界。

〔31〕四八之相:即三十二相。佛教谓佛有三十二相。如目如青莲花,手如兜罗锦,脚有字,发作螺文之类皆是。《法苑珠林》七十四《谋谤·佛经苦行缘》:“以三十二相严饰其体。”

〔32〕微言:精微之言。 被:及。

〔33〕含类:佛教谓一切众生含识之类。 三途:佛教指地狱、饿鬼、畜牲。途,通“涂”。 拯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极”。

〔34〕遐:远。

〔35〕十地:佛教称菩萨修行近于佛的十种境界。名目为: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

〔36〕真教:此处指佛教。

〔37〕指归:宗旨。

〔38〕曲学:偏颇狭隘的言论。《战国策·赵二》:“穷乡多异,曲学多辨。”

〔39〕空有:佛教以一切法实有或谓一切法虚无,皆为偏执,必空有两忘,始为真谛。《后汉书》卷八十八《西域传论》:“详其清新释累之训,空有兼遣之宗,道书之流也。”注:“不执著为空,执著为有。兼遣谓不空不有,虚实两忘也。”纷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纷纠”。,纠的异体字。

〔40〕大小之乘:指佛教的大乘和小乘。大乘对小乘而言。梵语摩诃衍,摩诃义为大,衍义为乘,乘车运载的意思。佛教认为,开一切智、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教为大乘。小乘:佛教语。梵语的意译。大乘佛教流行之后,原部派教被贬称为小乘。小乘教保持早期的佛教的教理,信奉阿含经等教典,重在自我解脱,以求证阿罗汉果为其止境,通过个人修行,入于涅槃,以免轮回之苦。

〔41〕法师:对僧侣的尊称。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大法师”。

〔42〕法门:佛教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。也泛指佛门。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沙门”。

〔43〕三空:言空、无相、无愿之三解脱。此三者共明空理,故曰三空。 幼怀真敏,《广弘明集》作“幼怀贞敏”。

〔44〕契:合。 神情:精神意志。

〔45〕苞:积。 四忍:(名数)《思益经四忍法品》谓“菩萨有四法,出毁禁之罪。一得无生忍,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,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。二得无灭法忍,一切诸法本为无生,故今亦无灭,菩萨证忍此法,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。三得因缘忍,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而生,无有自性,菩萨证忍此法,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。四得无住忍,不住著于诸法,谓之无住,菩萨证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。案,是《普贤观经》所说实相忏悔之意。”(见《佛教大辞典》562页)

〔46〕清华:清美华丽。

〔47〕仙露明珠:比喻人的风采秀异。

〔48〕朗:明亮。 润:滋润。

〔49〕累:忧患,危难。

〔50〕六尘:佛经谓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者为尘。六尘与六根相接,而产生种种嗜欲,导致种种烦恼,故又叫六贼。 迥:远。

〔51〕只:单一。 无对:无双。

〔52〕凝心:聚精会神地思考。

〔53〕正法:佛教指释迦牟尼的佛法,以别于外道而言。 陵迟:败坏。

〔54〕栖虑:静止地思考。 玄门:指佛教。迦才《净土论序》:“净土玄门,十方咸赞。”

〔55〕深文:此处指佛教的经文。

〔56〕分条析理:此处指对佛教经文的阐述。 析理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折理”。

〔57〕截伪续真:去伪存真。

〔58〕翘心:向往。 净土:佛教指庄严洁净、没有五浊(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)的极乐世界。此处指古印度(天竺)佛教国。

〔59〕西域:这里指南亚的印度半岛。

〔60〕杖策:拄杖,亦作“策杖”。

〔61〕从“积雪晨飞”至“蹑霜雨而前踪”八句:写玄奘前往印度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。 霜雨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霜露”。

〔62〕“诚重”句:以信仰为重,劳苦为轻。

〔63〕愿达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愿远”。

〔64〕西宇:印度。

〔65〕双林:沙罗双树之林。转谓精舍,寺也。 八水:指八功德水。佛教谓须弥山下大海中有八功德水。八功德指一甘、二冷、三软、四轻、五清净、六不臭、七不损喉、八不伤腹。

〔66〕味道:体察道理。

〔67〕鹿苑:亦称鹿野苑。佛经说,上古有金仙道修石室,有母鹿生鹿女极美,金仙养之,因称鹿苑。鹫峰:即鹫山,在印度。传说佛曾居此,世俗所谓鹫岭、灵山,皆指此而言。

〔68〕至言:最根本的道理。

〔69〕探赜:窥探求取幽深的道理。 妙:神妙,深微。

〔70〕奥:高深。奥业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奥典”。

〔71〕一乘:谓一佛乘。佛之教法,能载人至涅槃之岸,故谓乘。法华经专说一乘之理,对三乘而言。 五律:即《五分律》,佛书之一,系阐述关于戒律的著作。

〔72〕心田:佛教语,即心。

〔73〕藏:(术语)“蕴积之义,包含元义,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,故名为藏。《善见律毘婆沙》一:‘藏者器也。何谓为器,器者能聚集众义也。’《大乘义章》一:‘包含蕴积名藏。’《释摩诃衍论》一:‘持其行法,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。’《玄应音义》五:‘梵本名箧,以藏更之也。’八藏:(名数)一胎化藏,二中阴藏,三摩诃衍方等藏,四戒律藏,五十住菩萨藏,六杂藏,七金刚藏,八佛藏。见菩萨处胎经七,(又)大众部立八藏,以声闻藏与菩萨藏各立四藏故也。四藏者,经律论之三藏及杂藏也。《义林章》二本曰‘大众部又说八藏,菩萨声闻各有四故’。” 三箧:与“三藏”同。《可洪音义》一:“三箧:箧,藏也。谓菩萨藏、独觉藏、声开藏为三箧。”

〔74〕口海:容量极大的口。这里引申为熟读佛经,口才敏捷。

〔75〕三藏:见注〔1〕。

〔76〕中夏:中国。

〔77〕慈云:佛家以慈悲为怀,如大云之覆盖世界。

〔78〕法雨:佛家谓佛法普度众生,如雨之润泽万物。 东垂:东方。注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洒”。

〔79〕圣教:此处指佛教。

〔80〕火宅:佛教比喻烦恼的俗界。言人有情爱纠缠,如居火坑之中,故名。 干:干燥。 焰:火苗。 火宅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火云”。

〔81〕爱水:佛教把情欲比做江河,故以爱水喻情欲。 昏:暗。

〔82〕臻:达。 彼岸:佛教语,梵语“波罗”的意译。佛教以有生有死的境界,譬曰此岸;烦恼苦难,譬曰中流;超脱生死,即涅槃的境界,譬曰彼岸。

〔83〕业:梵语“羯磨”。佛道谓在六道中的生死轮回,是由业决定的。业包括行动、语言、思想意识三个方面,分别称身业、口业(或语业)、意业。业有善有恶,一般偏指恶业。

〔84〕缘:因缘,佛教语,梵语“尼陀那”。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。

〔85〕托:依。

〔86〕泫:水滴下垂。 云露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云霞”,《广弘明集》作“零露”。 花:《广弘明集》作“华”。

〔87〕净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洁”。

〔88〕夫以:《文苑英华》脱“以”字。 木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本”。

〔89〕人伦:人类。

〔90〕缘:因。 庆:善。

〔91〕冀:希望。 兹经:兹,此;经,佛经。 流施:传播。

〔92〕遐敷:远施。

〔93〕永大:《文苑英华》作“可久”。

【赏 析】

佛教从东汉时传入中国,至唐初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。由于佛教释典奥义颇难理解,加之各种客观原因,人们较难掌握佛教的要义。玄奘于贞观元年(627),西行印度,历时十九载,取回经书657部入弘福寺释经。此文乃唐太宗为所取回并译成汉文的佛经所作的总序。该文中阐述佛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情况,表彰玄奘的不畏难辛及其贡献。从骈文角度来考察,唐太宗此文的特点是骈散兼用,已迥别于六朝时纯“四六”体。此文有释怀人集王羲之本,也称“王本”;又有褚遂良书一本,世称“褚圣教”,两本碑石今存于西安碑林。

骈文《大鹏赋》

骈文名篇 

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〔1〕,谓余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极之表〔2〕,因著《大鹏遇希有鸟赋》以自广〔3〕。此赋已传于世,往往人间见之。悔其少作〔4〕,未穷宏达之旨,中年弃之。及读《晋书》,睹阮宣子《大鹏赞》〔5〕,鄙心陋之。遂更记忆,多将旧本不同〔6〕,今复存手集,岂敢传诸作者,庶可示之子弟而已。其辞曰:

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〔7〕,吐峥嵘之高论,开浩荡之奇言,征志怪于齐谐〔8〕,谈北溟之有鱼。吾不知几千里,其名曰鲲。化成大鹏,质凝胚浑〔9〕。脱鬣于海岛,张羽毛于天门〔10〕。刷渤澥之春流,晞扶桑之朝暾〔11〕。赫于宇宙,凭凌乎昆仑〔12〕。一鼓一舞,烟朦沙昏。五岳为之震落,百川为之崩奔〔13〕。

乃蹶厚地,揭太清〔14〕,亘层霄,突重溟〔15〕。激三千以崛起,向九万而迅征。背嶪大山之崔嵬,翼举长云之纵横〔16〕。左回右旋,倏阴忽明。历汗漫以夭矫,羾阊阖之峥嵘〔17〕,簸鸿蒙。扇雷霆〔18〕,斗转而天动,山摇而海倾。怒无所搏,雄无所争。固可想象其势,仿佛其形。

若乃足萦虹霓,目耀日月〔19〕,连轩沓拖,挥霍翕忽〔20〕。喷气则六合生云,洒毛则千里飞雪。邈彼北荒,将穷南图。运逸翰以傍击,鼓奔飙而长驱〔21〕。烛龙衔光以照物,列缺施鞭而启途〔22〕。块视三山,杯观五湖〔23〕。其动也神应,其行也道俱〔24〕。任公见之而罢钓,有穷不敢以弯弧〔25〕。莫不投竿失镞,仰之长吁。

尔其雄姿壮观,坱轧河汉〔26〕,上摩苍苍,下覆漫漫〔27〕。盘古开天而直视,羲和倚日以旁叹〔28〕。缤纷乎八荒之间,掩映乎四海之半〔29〕。当胸臆之掩昼,若混茫之未判〔30〕。忽腾覆以回转,则霞廓而雾散。

然后六月一息,至于海湄〔31〕。欻翳景以横翥,逆高天而下垂〔32〕。憩乎泱漭之野,入乎汪湟之池〔33〕。猛势所射,余风所吹。溟涨沸渭,岩峦纷披〔34〕。天吴为之怵栗,海若为之躨跜〔35〕。巨鳌冠山而却走,长鲸腾海而下驰〔36〕。缩壳挫鬣,莫之敢窥。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,盖乃造化之所为〔37〕。

岂比夫蓬莱之黄鹄,夸金衣与菊裳〔38〕?耻苍梧之玄凤,耀彩质与锦章〔39〕。既服御于灵仙,久驯扰于池隍〔40〕。精卫勤苦于衔木,悲愁乎荐觞〔41〕。天鸡警曙于蟠桃,踆乌晰耀于太阳〔42〕。不旷荡而纵适,何拘挛而守常〔43〕?未若兹鹏之逍遥,无厥类乎比方。不矜大而暴猛,每顺时而行藏〔44〕。参玄根以比寿,饮元气以充肠〔45〕。戏旸谷而徘徊,冯炎洲而抑扬〔46〕。

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:“伟哉鹏乎,此之乐也。吾右翼掩乎西极,左翼蔽乎东荒,跨蹑地络,周旋天纲〔47〕。以恍惚为巢,以虚无为场〔48〕。我呼尔游,尔同我翔。”于是乎大鹏许之,欣然相随。此二禽已登于寥廓,而斥之辈空见笑于藩篱〔49〕。

【注 释】

〔1〕江陵:今湖北省江陵县。武德四年萧铣,复为荆州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山南东道、荆州江陵府;天宝元年,改为江陵郡。乾元元年三月,复为荆州大都督府。 余: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全唐文》均作“予”。 司马微:《新唐书·隐逸传》:司马承祯字子微,洛州温人。事潘师正,传辟谷道引术,无不通。师正异之曰:“我得陶隐居正一法,逮而四世矣。”因辞去,遍游名山,庐天台不出。武后尝召之,未几,去。睿宗复命其兄承祎起之,既至,引入中掖庭问其术……锡宝琴、霞文帔,还之。开元中,再被召之都,玄宗诏于王屋山,置坛室以居。善篆隶,帝命以三体写《老子》,刊正文句。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至其所居,按金设祠,厚赐焉。卒,年八十九。赠银青光禄大夫,谥贞一先生。

〔2〕八极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廓四方,折八极”。高诱注:“八极,八方之极也,言其远。”

〔3〕希有鸟:神鸟名。《神异经·中荒经》:“昆仑之山……有大鸟,名曰希有。南向,张左翼覆东王公,右翼覆西王母,背上小处无羽,一万九千里。西王母岁登翼上,会东王公也。”

〔4〕悔其少作:杨修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修家子云,老不畅事,强著一书,悔其少作。”李善注:《扬子·法言》:或问:“吾子少好赋?”曰:“然,童子雕虫篆刻。”俄而曰:“壮夫不为。”

〔5〕阮宣子:《晋书·阮修传》:阮修,字宣子。……尝作《大鹏赋》曰:“苍苍大鹏,诞自北溟。假精灵鳞,神化以生。如云之翼,如山之形。海运水积,扶摇上征。翕然层举,背负太清。志存天地,不屑雷霆。鸴鸠仰笑,尺所轻。超然离逝,莫知其情。”

〔6〕将:犹与也。李白诗中,经常如此用法。

〔7〕“南华老仙”句: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(天宝元年)二月丁亥……庄子号为南华真人,文子号为通玄真人,列子号为冲虚真人,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。其四子所著改为真经。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庄子者蒙人也,名周,周尝为蒙漆园吏,与梁惠王同时,其学无所不,然其要本,归于老子之言。故其著书十余万言,大抵率寓言也。” 南华老仙:老仙下咸本、萧本以下俱无一作老注。詹瑛主编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》(下简称詹瑛主编本)认为:仙字与园言叶韵,于义较长。

〔8〕齐谐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齐谐者,志怪者也。”陆德明《音义》:“齐谐,司马及崔并云:人姓名。简文云:书志怪,志,记也;怪,异也。”詹瑛主编本按:应以书名为是。

〔9〕“谈北溟之有鱼”五句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;南冥者天池也。齐谐者,志怪者也。谐之言曰: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……穷发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,有鱼焉,其广数千里,未有知其修者,其名为鲲。有鸟焉,其名为鹏。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,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,绝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” 质凝胚浑:郭璞《江赋》:“类胚浑之未凝。”李善注:“胚胎浑沌,尚未凝结。”

〔10〕“脱鬐鬣”二句: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鲲鱼朝发昆仑之墟,暴鬐于碣石。”李善注:“鬐,鱼背上鬣也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排阊阖,沦天门。”高注:“天门,上帝所居,紫微宫之门也。”

〔11〕渤澥: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《子虚赋》:“浮渤澥。”《集解》:《汉书音义》曰:“海别支名也。”《索隐》:按:《齐都赋》云:“海傍曰勃,断水曰澥。” 扶桑: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日出于旸谷,浴于咸池,拂于扶桑,是谓晨明。”《楚辞·东君》:“暾将出兮东方,照吾槛兮扶桑。”王逸注:“谓日始出东方,其容暾暾而盛大也。”言东方有扶桑之木,其高万仞,日出,下浴天汤谷,上拂其扶桑,爰始而登,照耀四方,日以扶桑为舍槛。《海内十洲记》:扶桑在碧海之中,地方万里……地多林木。叶皆如桑。又有椹树,长者数千丈,大二千余围。树两两同根,偶生,相依倚,是以名为扶,桑。 朝暾:晨曦也。《隋·音乐志》下:《朝日奏诚夏辞》:“扶桑上朝暾,嵫山沉暮景。”

〔12〕赫:《庄子》曰:“惊扬而奋,白波若山,海木震荡,声侔鬼神,赫千里。”王注:,音阐,平声。 凭陵: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冯陵我城敦。”杜注:“冯,迫也。” 昆仑:《艺文类聚》卷七《山部上·昆仑山》:《博物志》曰:“昆仑从广一千里,神物之所生,圣人神仙之所集,五色云气,五色之流水,其泉东南海入中国。名为河也。”

〔13〕崩奔:谢灵运《入彭蠡湖口》:“洲岛骤回合,圻岸屡崩奔。”吕向注:“水激其岸,崩颓而奔波也。”

〔14〕蹶: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蹶白门而东驰。”《汉书·音义》:“韦昭曰:蹶,蹋也。” 揭太清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太清问于无穷。”高诱注:太清,元气之清者也,无穷无形也。《抱朴子·杂应》:“上升四十里,名为太清,太清之中,其气甚刚。”

〔15〕亘:贯也。 层霄:王云:“霄,近天云气,天有九重,故云层霄。” 重溟:孙绰:《游天台赋》:“或倒于重溟。”李善注:“重溟,谓海也。”

〔16〕嶪:高大貌。崔嵬:“习习谷风,维山崔嵬。”毛传云:崔嵬,山巅也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带长峡之陆离兮,冠切云之崔嵬。”王逸注云:“崔嵬,高貌也。”

〔17〕汗漫: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徏倚于汗漫之宇。”高诱注:无生形,形生元气之本神也。故卢敖见若士者言曰:“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”是也。 夭矫:郭璞:《江赋》:“抚凌波而凫跃,吸翠霞而夭矫。”李善注:“夭矫,自得之貌。”吕向注:“夭矫,乙腾貌。” 羾阊阖:《文选》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登椽欒而欒天门兮,驰阊阖而入凌兢。”李善注:苏林曰:羾,至也。《楚辞》曰:“令帝阍开阊阖而望予。”王逸曰:阊阖,天门也。 班固《西都赋》“岩峻崷崪,金石峥嵘。”郭璞《方言》注曰:“峥嵘,高峻也。”

〔18〕鸿蒙: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“云将东游,过扶桑之枝而适遭鸿蒙。”陆德明《音义》:“鸿蒙,司马云:自然元气也,一云海上气也。”

〔19〕虹蜺:《尔雅·释天》:“,虹也。”陆德明《音义》:“虹双出,色鲜盛者为雄,雄曰虹;阇者为雌,雌曰蜺。”

〔20〕连轩:木华《海赋》:“翔雾连轩,洩洩淫淫。”李善注:“轩,举也。”张铣注:“连轩,飞貌。”沓拖:木华:《海赋》:“长波涾,迆涎八裔。”李善注:“涾,相重之貌”。李周翰注:“涾,延长貌。” 挥霍翕忽:张协《七命》:“翕忽挥霍。”刘良注:“并飞走乱急也。”

〔21〕逸翰:郭璞《客傲》:“蔼若邓林之会逸翰。”翰,鸟语也。奔飙:疾风也。

〔22〕烛龙: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西北海之外,赤水之北,有章尾山,有神,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。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。不食,不寝,不息,风雨是谒,是烛九阴,是谓烛龙。”郭璞注:《离骚》曰:“日安不列,触龙何曜?”《诗含神雾》曰:“天运不足西北,无有阴阳消息,故有龙衔精以往照天门。”谢惠莲《雪赋》:“若乃积素未方,白日朝鲜,烂兮若触龙衔耀照昆山。” 列缺: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霹雳列缺,吐火施鞭。”李善注:应劭曰:“霹雳,雷也;列缺,闪隙也。”

〔23〕三山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海中有三神仙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” 杯观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覆杯水于坳堂之上。”此言小视之也。

〔24〕道俱:贾谊《鸟赋》:“至人遗物兮,独与道俱。”

〔25〕任公见之而罢钓: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任公子为大钩巨缁,五十犗以为饵,蹲乎会稽,投竽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已而大鱼食之,牵巨钩,镒没而下,惊扬而奋,白波若山,海水震荡,声侔鬼神,惮赫千里。任公子得若鱼,离而腊之,自制河以东,苍梧以北,莫不厌若鱼者。” 有穷不敢以弯弧: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帝相崩,子弟少康立。”《正义》:《帝王纪》:云:“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。帝喾以上,世掌射正。至喾赐以彤弓素矢,封之于,为帝司射。历虞、夏。羿学射于吉甫,其臂长,故以善射间。”

〔26〕坱轧: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据轩而周流兮,忽坱轧而无垠。”

〔27〕苍苍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天之苍苍,其色正也。” 漫漫:屈原《离骚》:“路漫漫而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王注:“此用其字,对上天体苍苍而言,盖谓大地之形。漫漫,阔远无有穷极之意。”

〔28〕盘古开天:《太平御览》卷二:徐整《三皇历纪》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,万八千岁,天地开辟,阳清为天,阳浊为地,盘古在其中,一日九变,神于天,圣于地,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。盘古日长一丈,如此万八千岁。天数极高,地数极深,盘古极长,后乃有三皇。” 羲和: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:“东南海之外,甘水之间,有羲和之国。有女子名曰羲和。方浴日于甘渊。羲和者,帝俊之妻,生十日。”《离骚》:“吾令羲和弭节兮。”王逸注:“羲和,日御也。”

〔29〕八荒: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》引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颜师古注:八荒,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。 四海: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九夷、八蛮、六戎、五狄、谓之四海。”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文教敷于四海。”孔颖达疏:“四海,举其远也。”

〔30〕混茫:《庄子·缮性》:“古之人在混茫之中,与一世而得澹漠焉。”《释文》:“崔云:混混芒芒未分时也。”

〔31〕海湄:嵇康《琴赋》:“邪昆仑,俯阚海湄。”李善注:“水草交曰湄”。吕向注:“海湄,海畔也。”

〔32〕欻:《说文》:“欻,有所吹也,读若忽。”王云:“欻,忽也。”翳景:遮蔽日月之景也。 翥:《说文》:“飞举也”。

〔33〕泱漭之野: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经乎桂林之中,过乎泱漭之野。”李善注:“张揖曰:《山海经》所谓大荒之野。如淳曰:大貌也。”汪湟:郭璞《江赋》:“澄澹汪洸。”李善注:“皆水深广貌。”詹瑛主编本认为:洸通湟。

〔34〕溟涨:谢灵运《游赤石进帆海》:“溟涨无端倪,虚舟有超越。”李周翰注:“溟、涨、皆海也。” 沸渭:或作“沸”、“怫”。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则若雷霆佚豫以沸。”李善注:“《埤苍》曰:怫,不安貌。”刘良注:“沸渭,声踊跃不定貌。”纷披:散乱。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重重碎锦,片片真花,纷披草树,散乱烟霞。”

〔35〕天吴:水神名。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:“朝阳之谷,神曰天吴,是为水伯。……其为兽也,八首人面,八足八尾,背青黄。”又《大荒东经》:“有夏州之国。有盖余之国。有神人,八首人面,八足八尾,名曰天吴。” 怵慄:恐惧貌。 海若:海神名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令海若舞冯夷。”黄兴补注:“海若,《庄子》所称北海若也。” 跜:王延寿《鲁光殿赋》:“虯龙胜骧以蜿蟺,颔若动而跜。”李善注:“跜,动貌。音逵,跜音尼。”

〔36〕巨鳌:左思《吴都赋》“巨鳌赑屃,首冠灵山,大鹏缤翻,翼若垂天。”李善注:“《列仙传》:鳌负蓬莱山,而抃沧海之中。”吕向注:“巨鳌,大龟也,灵山,海中蓬莱山。而大鳌以首戴之。冠犹戴也。”长鲸:崔豹《古今注》:“鲸鱼者,海鱼也。大者长千里,一生数万子,常以五六月就岸边生子。至七八月导从其子还大海中。鼓浪成雷,喷沫成雨,水族惊畏,皆逃匿莫敢当者。其雌曰鲵,大者亦长千里,眼为明月珠。”

〔37〕造化:指自然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今一以天地为大,以造化为大冶,恶乎往而不可哉。”

〔38〕黄鹄: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始元元年,黄鹄下太液池。上为歌曰:“黄鹄飞兮下建章,羽肃肃兮行蹡蹡,金为衣兮菊为裳。唼喋荷荇,出入蒹葭。自顾菲薄,愧尔嘉祥。”王注:“太液池中起三山,以象瀛洲、蓬莱、方丈,故曰蓬莱黄鹄也。”

〔39〕苍梧:《山海经·涉内经》:“南方苍梧之血,苍梧之渊,其中有九嶷山,舜之所葬,在长沙零陵境中。”又《大荒南经》:“赤水之东,有苍梧之野,舜与叔均之所葬也。” 玄凤:玄鸟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简狄在台,喾何宜?玄鸟致贻,女何嘉?”《离骚》: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娥之佚女。……凤凰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”按:二者乃同记一事,既曰玄鸟,又凤皇,知玄鸟即为凤凰,故凤又可称为玄凤。陆机《云赋》:“翼灵凤于苍梧。”陈子昂《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》:葳蕤苍梧凤,嘹唳白露蝉。”又《威遇》其二十五:“昆仑见玄凤,岂复虞云罗。”

〔40〕池隍:《说文》:“隍,城池也。有水曰池,无水是曰隍。”

〔41〕精卫: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发鸠之山,……有鸟焉,其状如鸟儿文首,白喙、赤足,名曰精卫,其鸣自。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曰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 :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海鸟曰爰居,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,臧文仲使国家祭之。展禽曰:‘……今兹海其有灾乎。夫广川之鸟兽,恒知避其灾也。’是岁也,海多大风,冬暖。”《庄子·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于亩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臠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”

〔42〕“天鸡”二句: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八引《玄中记》:“东南有桃都山,上有大树,名曰桃都,枝相去三千里,上有天鸡,日初出,照此木,天鸡则鸣,群鸡皆随之鸣。”踆鸟: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日中有踆鸟。”高诱注:“踆,犹蹲也,即三足鸟。”王注:“晰,明也。”

〔43〕拘攣: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五《曹褒传》:“帝知群僚拘攣,难与图始。”李贤注:“拘攣犹拘束也。”

〔44〕行藏:《论语·述而》:子谓颜渊曰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”

〔45〕玄根:卢谌《赠列琨》:“处甚玄根,廓焉靡结。”李善注:《广雅》曰:玄,道也。张衡《玄图》曰:玄者,无形之类,自然之根。作于太始,莫与为先。 元气:指天地未分时混沌之气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:“太极元气,函三为一。” 注:孟康曰:“元气始起于子,未分之时,天地人混合为一,故子数独一也。”《论衡·谈天》:“元气未分,混沌为一。”又《言毒》:“万物之生,皆禀元气。”

〔46〕旸谷:《书·尧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夷,曰旸谷。”孔安国曰:“旸,明也。日出于谷而天下明,故称旸谷。” 炎洲:旧题东方朔《十洲记》:“炎洲,在南海中,地方二千里,去北岸九万里,上有风生兽……又有火林山,山中有火光兽,取其兽毛,以绢为布,号为火浣布。”

〔47〕地络: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尔乃振天维,行地络。”李善注:“维,纲也;络,纲也。谓其大如天地矣。”天纲:《汉书·律历志》:“玉衡构建,天之纲也。”王云:“地络者,地之脉络,谓山川之属;天纲者,天之纲维,谓南北二极不动之处。”

〔48〕恍惚:《老子》二十一章: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” 虚无: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老子所贵道,虚无。”又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道家无为……其术以虚无为本。”

〔49〕寥廓:《楚辞·远游》:“下峥嵘而无地兮,上寥阔而无天。”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焦明己翔手寥廓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。”颜师古注:寥廓,天上宽广之处。 之辈空见笑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斥笑之曰:彼且奚适也?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万而下,翱翔蓬蒿之间,此亦飞之至也。而彼且奚适也?”,一作“”。陆德明《音义》:司马法:斥小泽也,一本亦作“尺”。……,雀也。

【赏 析】

李白此赋作乃借《庄子·逍遥游》以敷衍成文。然而作者丰富的想象,大胆地夸张,不逊于庄周。祝尧《古赋辨体》卷七认为:“比而赋也。太白盖以鹏自比,而以希有鸟比司马子微。赋家宏衍钜丽之体,楚骚远游之作已然,司马(相如)、班(固)、扬(雄)尤尚此。此显出于庄子寓言,本自宏阔,而太白又以豪气雄文发之。事与辞称,俊迈飘逸,去骚颇近。然得骚人赋中一体尔。若论骚人所赋,全体固当以优柔婉曲者为有味,岂专为宏衍钜丽之一体哉?”李白此赋充分表现了他的个性及其叛逆精神。行文气势宏大,想象丰富奇特。行文骈散结合,用典精切,对仗工整,辞采奇丽,意境开阔,乃是唐代较著名的骈文之一。

骈文《幽兰赋》

骈文名篇 

惟幽兰之芳草,禀天地之纯精,抱青紫之奇色,挺龙虎之嘉名〔2〕。不起林而独秀,必固本而丛生。尔乃丰茸十步,绵连九畹〔3〕,茎受露而将低,香从风而自远。当此之时,丛兰正滋,美庭帏之孝子,循南陔而采之〔4〕。楚襄王兰台之宫,零落无丛〔5〕;汉武帝猗兰之殿,荒凉几变〔6〕。闻昔日之芳菲,恨今人之不见〔7〕。

至若桃花水上,佩兰若而续魂〔8〕;竹箭山阴,坐兰亭而开宴〔9〕。江南则兰泽为洲,东海则兰陵为县〔10〕。隰有兰兮兰有枝,赠远别兮交新知;气如兰兮长不改,心若兰兮终不移。及夫东山月出,西轩日晚;授燕女于春闱,降陈王于秋坂〔11〕。乃有送客金谷,林塘坐曛〔12〕;鹤琴未罢,龙剑将分〔13〕。兰缸熠耀,兰麝氛氲〔14〕,舞袖回雪,歌声遏云〔15〕。度清夜之未央,酌兰英以奉君。

若夫灵均放逐,离群散侣〔16〕,乱鄢郢之南都,下潇湘之北渚〔17〕。步迟迟而适越,心郁郁而怀楚〔18〕,徒眷恋于君王,敛精神于帝女〔19〕。汀洲兮极目,芳菲兮袭予〔20〕。思公子兮不言,结芳兰兮延伫〔21〕。借如君章有德,能神感灵,悬车旧馆,请老山庭〔22〕。白露下而警鹤,秋风高而乱萤,循阶除而下望,见秋兰之青青〔23〕。

重曰:若有人兮山之阿,纫秋兰兮岁月多。思握之兮犹未得,空珮之兮欲如何。乃抽琴操,为幽兰之歌〔24〕。歌曰:幽兰生矣,于彼朝阳。含雨露之津润,吸日月之休光。美人愁思兮,采芙蓉于南浦〔25〕;公子忘忧兮,树萱草于北堂〔26〕。虽处幽林与穷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。赵元淑闻而叹曰〔27〕:昔闻兰叶据龙图,复道兰林引凤雏〔28〕。鸿归燕去紫茎歇,露往霜来绿叶枯〔29〕。悲秋风之一败,与蒿草而为刍。

【注 释】

〔1〕幽兰:兰花。俗称草兰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”

〔2〕嘉名:美名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”

〔3〕十步:一步之十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。”九畹:屈原《离骚》: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”注:“十二亩曰畹,或谓田之长为畹。”

〔4〕庭帏:张于庭院的布幔。李《寒山诗》:“美人朝夕弄,出入在庭帏。” 南陔:古时笙诗篇名。《诗经·小序》:“南陔,孝子相戒以养也……其有义而亡其辞。”

〔5〕楚襄王:即楚顷襄王。战国楚王,怀王之子,名横。立七年,迎妇于秦。秦楚复平,各自称为帝,月余复归帝为王。既与齐韩联合伐秦,因欲图周,计辍不行,后为秦所败质太子于秦,在位三十六年。

〔6〕兰台之宫殿:楚王宫殿名。《文选》宋玉《风赋》: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景差侍,有风飒然而至,楚王被襟而当之曰:“快哉此风,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。”

〔7〕汉武帝:刘彻,(前140~前87年)在位。 猗兰殿:《洞冥记》:汉武帝未诞时,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,入芳兰阁,帝乃改芳兰阁为芳兰殿。

〔8〕兰若:香草。即兰草与杜若。

〔9〕山阴:县名。 兰亭:亭名。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南。《水经注·浙江水》注:湖口有亭曰兰亭,亦曰兰上里。太守王羲之、谢安兄弟,数往造焉。吴郡太守谢勗封兰亭侯,盖取此以为封号。

〔10〕兰泽:草兰生植之泽。枚乘《七发》:“游涉乎云林,周驰乎兰泽。” 兰陵:晋侨置。故城在江苏省武进县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兰陵城府西北六十里,晋大兴初始为南陵郡及兰陵县于武进界内。

〔11〕燕女:谓燕地之女,古诗有燕赵多佳人,因谓燕女以代美人。梁昭明太子《博山香炉赋》:“齐姬合欢而流眄,燕女巧笑而娥扬。” 陈王:未详。 秋坂:秋日之坂坡。乔彝《幽兰赋》:“芊眠茂苑,靡迤秋坂。”

〔12〕金谷:也称金谷涧。在河南洛阳市西北。有水流经此,谓之金谷水。晋太康中石崇筑园于此,即世传之金谷园。南朝梁何进《水部集》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》:“金谷宾游盛,青门冠盖多。” 林塘:林中之池塘。刘孝绰《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》:“是日青春献,林塘多秀色。”

〔13〕龙剑:郭璞《蚍蜉赋》:“虎贲比而不慑,龙剑挥而不恐。”

〔14〕兰缸:兰膏所燃之灯。 兰麝:兰与麝香,皆高贵香料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崇婢妾数十人,兰麝,被罗縠。” 兰英:兰花。 氛氲:盛貌。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霰淅沥而先集,雪纷糅而遂多,其为状也,散漫交错,氛氲萧索。”

〔15〕回雪:喻舞态,谓如雪之因风而回翔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。”

〔16〕灵均:屈原字灵均。楚怀王时任左徒、三闾大夫,主张联齐抗秦。后遭靳尚等人诬陷,被放逐,作《离骚》。

〔17〕鄢郢:战国楚之国都。《史记·礼书》:“汝郢以为险,江汉以为池,沮之以邓林,缘之以方城,然而秦师以至鄢郢,举若振槁,是岂无固塞险阻哉,其所以统之者,非其道故也。” 潇湘:犹言清深的湘水。旧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(洞庭之山)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江渊。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,是在九江之间,出入必以飘风暴雨。”

〔18〕怀楚:指屈原怀念楚国。

〔19〕君王,此处指楚怀王。 帝女:天子之女,宗室之女。

〔20〕汀洲:水中小洲。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搴汀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远者。”

〔21〕延伫:久立等待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时暧暧其将罢兮,结屈兰而延伫。”

〔22〕旧馆:旧日之馆。《礼记·檀弓》上:“孔子适卫,遇旧馆人之丧,入而哭之哀。”

〔23〕阶除:阶沿。陆机《赠尚书郎顾彦先诗》之二:“丰注溢脩霤,黄潦浸阶除。”

〔24〕幽兰:古琴曲名。宋玉《讽赋》:“乃更于兰房之室,止臣其中,中有鸣琴焉,臣乃援而鼓之,为《幽兰白雪》之曲。”

〔25〕南浦:泛指面南的水边。屈原《九歌·河泊》:“子交手兮东行,送美人兮南浦。”

〔26〕萱草:忘忧草。

〔27〕赵元淑:未详。

〔28〕龙图:传说有龙马负图从黄河中负出,故称。 凤雏:幼凤。

〔29〕紫茎:紫色之茎。《楚辞·九歌》:“秋兰兮青青,绿叶兮紫茎。”

【赏 析】

此赋从颂幽兰为核心,通篇写幽兰,处处写幽兰。杨炯以幽兰为喻,以屈原自喻,以屈原忠于楚怀王而见疑为证,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。文章词华美,用典确切,咏物抒情颇为自然。

骈文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

骈文名篇 

余家贫,耕植不足以自给。幼稚盈室〔1〕。瓶无储粟〔2〕,生生所资〔3〕,未见其术。亲故多劝余为长吏〔4〕,脱然有怀〔5〕,求之靡途〔6〕。会有四方之事〔7〕,诸侯以惠爱为德〔8〕;家叔以余贫苦〔9〕,遂见用于小邑〔10〕。于时风波未静〔11〕,心惮远役〔12〕。彭泽去家百里,公田之利〔13〕,足以为酒,故便求之。及少日〔14〕,眷然有归欤之情〔15〕。何则?质性自然〔16〕,非矫厉所得〔17〕;饥冻虽切〔18〕,违己交病〔19〕。尝从人事〔20〕。皆口腹自役〔21〕。于是怅然慷慨〔22〕,深愧平生之志〔23〕。犹望一稔〔24〕,当敛裳宵逝〔25〕。寻程氏妹丧于武昌〔26〕,情在骏奔〔27〕,自免去职。仲秋至冬〔28〕,在官八十馀日。因事顺心命篇,曰《归去来兮》〔29〕。乙巳岁十一月也〔30〕。

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〔31〕!既自以心为形役〔32〕,奚惆怅而独悲〔33〕!悟已往之不谏〔34〕,知来者之可追〔35〕。实迷途其未远〔36〕,觉今是而昨非。舟遥遥以轻飏〔37〕,风飘飘而吹衣。问征夫以前路〔38〕,恨晨光之熹微〔39〕。

乃瞻衡宇〔40〕,载欣载奔〔41〕。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三径就荒〔42〕,松菊犹存。携幼入室,有酒盈樽〔43〕。引壶觞以自酌〔44〕,眄庭柯以怡颜〔45〕。倚南窗以寄傲〔46〕,审容膝之易安〔47〕。园日涉以成趣〔48〕,门虽设而常关。策扶老以流憩〔49〕,时矫首而遐观〔50〕。云无心而出岫〔51〕,鸟倦飞而知还。景翳翳以将入〔52〕,抚孤松而盘桓〔53〕。

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游〔54〕。世与我而相违〔55〕,复驾言兮焉求〔56〕!悦亲戚之情话〔57〕,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及〔58〕,将有事于西畴〔59〕。或命巾车〔60〕,或棹孤舟〔61〕。既窈窕以寻壑〔62〕,亦崎岖而经丘〔63〕。木欣欣以向荣〔64〕,泉涓涓而始流〔65〕。善万物之得时〔66〕,感吾生之行休〔67〕。

已矣乎〔68〕,寓形宇内复几何〔69〕!曷不委心任去留〔70〕,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〔71〕?富贵非吾愿,帝乡不可期〔72〕。怀良辰以孤往〔73〕,或植杖而耘耔〔74〕。登东皋以舒啸〔75〕,临清流而赋诗。聊乘化以归尽〔76〕,乐夫天命复奚疑!〔77〕

【注 释】

〔1〕幼稚:幼儿。

〔2〕瓶:口小腹大的瓦瓮。 粟:小米,泛指谷类。

〔3〕生生:维持生计。 所资:凭借、需要的东西。

〔4〕长吏:职位较高的县吏,如县令、县丞、县尉。

〔5〕脱然:舒展轻快的样子。

〔6〕靡途:没有门路。

〔7〕四方之事:勤王与经略四方的大事。

〔8〕诸侯:此处指州刺史和郡太守。 以惠爱为德:把施恩于人视为美德。

〔9〕家叔:陶夔,作者的叔父,时任太常卿。

〔10〕小邑:指彭泽县。作者被任为彭泽令。

〔11〕风波未静:指桓玄余党仍在活动,战争尚未停息。

〔12〕惮:害怕。 远役:指任参军时赴远地出差。

〔13〕公田:供奉禄的田。

〔14〕少日:不几日。

〔15〕眷然:怀念的样子。 归欤:回去吧,指还乡。

〔16〕质性:本性。

〔17〕矫厉:勉强。 矫,故意克制感情;厉,同励,激励。

〔18〕切:痛切。

〔19〕违己:违背自己的心意。 交痛:身心都很痛苦。 交,都。

〔20〕人事:官场中的人事交往。

〔21〕口腹自役:为了吃饭而强迫自己去干不愿干的事。

〔22〕怅然慷慨:失望而情绪激动。

〔23〕平生之志:指作者追求自由生活的意志。

〔24〕稔(rěn):庄稼成熟。 稔,指收获一次。

〔25〕敛:收,整理。 逝:离去。 寻:不久。

〔26〕程氏妹:作者同父异母的妹妹。 武昌:今湖北鄂城。

〔27〕骏奔:如骏马奔驰,喻指心情急迫。

〔28〕仲秋:农历八月。

〔29〕命篇:执笔写文章。

〔30〕乙巳岁:晋义熙元年(406)。其时作者四十一岁。

〔31〕芜:荒。 胡:为什么。

〔32〕心为形役:心被形体所驱使,指为饥寒所迫而出仕。

〔33〕奚:何。 惆怅:忧伤的样子。

〔34〕谏:正。

〔35〕追:弥补,挽回。

〔36〕迷途:指出仕。

〔37〕摇摇:荡漾的样子。 轻飏:形容船行轻快的样子。

〔38〕征夫:行人。 前路:前方回家路之远近。

〔39〕熹微:天色微明。

〔40〕瞻:远望。 衡宇:横木为门的简陋住宅。

〔41〕载:且,又。

〔42〕三径:院中的小路。 就荒:已经荒芜。

〔43〕樽:指有工艺造型盛酒的器具。

〔44〕引:举起。 壶觞:酒壶和酒杯。

〔45〕眄(miǎn):斜视。 柯:树枝。 怡:和悦。

〔46〕寄傲:寄托傲世不屈的情怀。

〔47〕审:深知。 容膝:指立足之地。 易安:简易而安。

〔48〕涉:涉足,散步。

〔49〕策:拄着。 扶老:手杖的别名。 流憩:漫步、休息。

〔50〕矫:举、抬。 遐观:远望。

〔51〕云无心:云气自然而然地。 岫:峰峦。

〔52〕景:同影,指太阳。 翳翳(yì):昏暗的样子。

〔53〕盘桓:徘徊留恋的样子。

〔54〕息交、绝游:停止交游,断绝来往。与官场绝交。

〔55〕世:指官场。 相违:两相背逆。

〔56〕驾:驾车,指出游。 言:语助词,无意。 焉求:何求。

〔57〕情话:知心的谈话。

〔58〕及:到。

〔59〕事:农事。 畴:田地。

〔60〕巾车:有篷布的车。

〔61〕棹:船桨。这里做动词用。

〔62〕窈窕:幽深曲折。 壑:山谷。

〔63〕崎岖:山路高低不平。 丘:小山。

〔64〕欣欣:草木旺盛的样子。 向荣:趋向茂盛。

〔65〕涓涓:水流细小的样子。

〔66〕善:羡慕,赞美。

〔67〕行休:行将结束。

〔68〕已矣乎:算了吧。

〔69〕寓形宇内:寄身于世上。

〔70〕曷:何。 委心:顺从心意。 去留:指生死。

〔71〕遑遑:急匆匆,心神不定的样子。 之:往。

〔72〕帝乡:天帝所居之处。

〔73〕怀:企盼。 良辰:天气晴朗的佳日。

〔74〕或:那时将,拟想之词。 植:通置,放下。 耘:除草。 籽:给苗培土。

〔75〕东皋:东边的水边高地。 舒啸:放声长啸。

〔76〕聊:姑且。 乘化:随着大自然的变化。 归尽:回到生命的尽头,指死亡。

〔77〕乐夫天命:乐天知命。 奚:何。

【赏 析】

本文是一篇与仕途官场告别的宣言。文章采用介于散文、诗歌之间而偏重于抒情的“辞”的形式,句式整齐,讲究骈偶对仗。文章多用比兴暗示手法,借景物寄托感情。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均生动传神。语言平淡朴素,流畅清新,富于韵律,充满诗意。序文叙述了作者就任彭泽令直至弃官的经过,与辞互为补充,浑然一体。综观《归去来辞》,是陶渊明作品中有代表性的骈文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jiao.org/71471.html

发表评论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90-9135

邮箱: ejiaobaike@fox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