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“味道”
许是一口香酥薄脆的周村烧饼
一块松软甜蜜的隆盛糕点
又或是一笼晶莹剔透的纸皮包子
它们于时光流转间传承齐鲁风韵
今天,带您走进
“好品山东”里的“非遗美食”
感受历久弥新的山东“味道”!
-周村烧饼-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周村烧饼
源于汉代,成于晚清
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
俗称“山东瓜拉叶子烧饼”
一片正宗的周村烧饼拥有
“酥、香、薄、脆”四大特点
外形圆而色黄
正面贴满芝麻,背面酥孔罗列
薄似杨叶,入口一嚼即碎
香满口腹,回味无穷
-龙口粉丝-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
具有300多年历史
明末清初
招远人创造了绿豆制作粉丝的新技艺
制成的粉丝
丝条均匀、质地柔韧、光洁透明
远近闻名
1860年
依靠这一技艺生产的招远粉丝
开始由龙口装船外运
史称“龙口粉丝”
-德州扒鸡-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一提起山东德州
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德州扒鸡
德州扒鸡采用经年循环老汤
辅以十六味药食同源香辛料调和香气
清香不腻、药食功能兼具
德州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鸡”
全鸡完整,色泽金黄,黄中透红
柔而不韧,骨节香酥,肉质鲜嫩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来源:东阿阿胶官方
两千多年前
聊城东阿县开始生产阿胶
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工序复杂
包括整皮、化皮等五十多道工序
自古以来
就被誉为“补血圣药”“滋补国宝”
来源:福牌阿胶
福牌阿胶
发源于“中国阿胶之乡”山东东阿镇
为国家首批“中华老字号”
水、驴皮、熬胶技艺
是自古以来生产阿胶的三大关键
福牌阿胶独家传承
三大不可复制性独特优势
铸就正宗的高品质阿胶
来源:宏济堂阿胶
宏济堂阿胶
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
乐镜宇为做出上品阿胶
创出了“九提九炙法”
依此方法熬制成的
宏济堂东流水阿胶块
质地纯正、色如琥珀、气味甘香
一经销用,声誉鹊起
-葡萄软月月饼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清朝同治年间(1862年)
老济南泉水绕城
一户姓秦的人家做着糕点生意
他家生产的“葡萄饼”被人们赞为
“吃一口而留余香数日”
葡萄软月需要8道工序全手工制作
口感重在酥软
香甜的月饼出炉
咬一口
酥软香滑、满口芬芳
-鲁味斋扒蹄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来到济南府,必吃鲁味斋
作为济南的百年老字号
鲁味斋的味道
可以说是在济南人的心头飘荡
来源:鲁味斋
鲁味斋五香脱骨扒蹄
选材考究
肉烂脱骨,软糯鲜香
肥而不腻,肉香四溢
-超意兴把子肉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超意兴把子肉
肉皮柔韧,弹牙有劲
却又滑溜爽口
味道纯正完全保留着油脂的香气
却无丝毫油腻
来源:超意兴
瘦的糯中有韧,软中多汁
肥的入口即化,香而不腻
舌头扫过,如同冰上舞蹈
-即墨老酒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即墨老酒是以优质黍米为原料
陈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
配以崂山山脉麦饭石泉水
传承并严格遵循
“古遗六法”传统酿造工艺
经自然发酵而成的原汁酒
来源:即墨文旅、即墨老酒
传统焦香型即墨老酒
具有红褐透明、微苦焦香
后味深长、盈盅不溢的典型风格
-隆盛蛋糕、蜜三刀、方酥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清道光二十九年(公元1849年)
青州脱仕元创办隆盛号
经过六代人的传承
形成了隆盛糕点的独特技艺和配方
具有选料考究、制作精细、香甜可口、百吃不厌的特点
隆盛蛋糕
口感湿润细腻,质地香软
蜜三刀芝麻香味浓郁
方酥外观金黄,口感酥脆
倍受食客喜爱
来源:印象商城一潍坊礼物
-崔字牌小磨香油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崔字小磨香油
浓缩了六百年的时光于味道
600年前
崔氏先祖崔泽世迁居至山东潍县
崔字香油用小石磨磨制芝麻
水代法取油
这种物理方法是
健康的香油生产工艺
这就是崔字小磨香油的发源
来源:崔字牌小磨香油
清朝乾隆年间
时任潍县知县的郑板桥
曾闻香赋诗一首:
“十里郊野满城香,
举目远眺圩水长。
神工鬼磨五百载,
正宗芳味崔家庄。”
-玉堂酱菜、腐乳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在山东济宁古运河南岸
有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酱园
因其选料精良,天然酿制
精工细作,南北兼蓄而著称
它就是玉堂酱园
来源:山东玉堂酱园
玉堂酱菜光泽鲜艳、甜而不腻
咸而不浊、脆硬适口
形成了独特的酿制风味
玉堂腐乳选料精良
外观鲜亮,内部金黄自然
入口即化、甜而不咸、香味醇厚
-纸皮包子-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要是来到邹平
最值得一尝的是什么?
那就是让很多人都慕名而来的
纸皮包子
来源:文旅邹平
打开笼盖,透过缕缕白气
就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包子皮
透出各种馅料的颜色
黄的鸡蛋,红的萝卜
黑的木耳,绿的荠菜
包子色白油亮,馅大丰硕
令人食欲大增
来源:文旅山东